统编版四下第二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一、单元作业目标
字词句作业目标
1.认识55个生字(包括语文园地中12个生字),读准“脂、湃、崭”这些难读的字音,读准“扎、率、着”3个多音字,能根据词语确定常用汉字的读音。
认知水平:知道(A)
2.会用蓝黑钢笔正确认真书写45个字和46个词语,特别是“餐、拭、翼”等易错字和“隧道、头颅、健康”等易错词,能够区分“毫”和“豪”、“晌”和“响”、“吨”和“钝”、“辟”“劈”和“僻”等易混淆的字,能正确书写“末、膨、蔬”等笔画较少或笔画较多的字,做到书写美观。认知水平:知道(A)
3.能够理解并积累“中生代”“纳米”等专用名词,“云技术”“克隆”等新词,说出词语的意思,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专用名词或新词,积累1~2个其他在原有含义基础上又有新含义的词语。 认知水平:理解(B)
4.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认知水平:应用(C)
5.能够熟读并背诵《江畔独步寻花》。认知水平:知道(A)
阅读作业目标
1.能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认知水平:理解(B)
2.默读课文,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认知水平:应用(C)
3.能找出科学小品文中表达准确的语句,体会其语言的准确、严谨。认知水平:理解(B)
口语交际作业目标
1.能关注新闻,并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 认知水平:应用(C)
2.能把新闻说得清楚、连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认知水平:应用(C)
3.说新闻时能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仪态大方。认知水平:应用(C)
习作作业目标
1.发挥想象,并能借助图示或图画,从样子、功能、特点等多方面多角度清楚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认知水平:综合(D)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认知水平:综合(D)
快乐读书吧作业目标
1.能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等科普读物。认知水平:综合(D)
2.能在阅读科普作品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认知水平:应用(C)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乐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认知水平:综合(D)
二、单元典型作业设计
字词句作业设计
1.书写作业设计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注意字的结构。
蓝天、森林、大海,蕴藏着自然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科技的精彩……
————————————————————————————————
2.字形作业设计
题型1:看拼音写词语。(有语境)
1.王阿姨在一家cān tīnɡ( )工作,每天shuā xǐ( )碗碟,擦shì( )桌椅,工作很辛苦。
2.bīnɡ xiānɡ( )里如果使用一种nà mǐ( )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chú chòu( )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shū cài( )保鲜期更长。
3.爷爷年轻时身体十分jiàn kānɡ( ),退休后却不幸身患jí bìnɡ( ),但是他的xīn tài( )很乐观,每天坚持锻炼,合理饮食,fánɡ zhǐ( )病情恶化。
题型2:看拼音写词语。(无语境)
chí dùn kāi pì suì dào xiǎo xīn yì yì
dūn wèi dāo pī shǎnɡ wǔ háo bù xiānɡ ɡān
pénɡ
胀 勃 牛
xiánɡ 慈 端 投
题型3:选择题。(考察易错字及易混淆字)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翁翁 渗出 未期 美餐 B.拂拭 笨重 赠予 癌症
C.预防 隐形 淹没 丝豪 D.脚指 钢铁 宫延 肿胀
2.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①脑颅 响午 热辣 点睛之笔 ②详细 瞄绘 实践 天之骄子
③鸽子 膨大 前肢 九天揽月 ④开僻 除臭 巩固 前俯后仰
3.字音作业设计
题型1:选择题
1.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考察难读字音)
A.擦拭(shì) 半晌(shǎnɡ) 渗透(shèn)
B.澎湃(pài) 繁衍(yǎn) 栖息(xī)
C.崭新(zhǎn) 开辟(pì) 病灶(zào)
D.隧道(suì) 树脂(zhī) 琥珀(pò)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考察难读字音及多音字)
①松脂(zhǐ) 挣扎(zhá) 澎湃(bài)
②乒乓(pīn) 杀菌(jǖn) 软着陆(zháo)
③政府(zhènɡ) 浏览(liú) 宾馆(bīn)
题型2:填空题(考察多音字)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打“√”。
①他办事一向不草率(lǜ shuài),效率(lǜ shuài)很高。
②小丽害怕打针,护士在给她扎针(zā zhā zhá)时,她一直在挣扎(zā zhā zhá)。
③“嫦娥四号”着陆器(zhāo zháo zhuó zhe)和紧跟着(zhāo zháo zhuó zhe)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4.字义作业设计
题型1:填空题
1.查字典,解释词语中的加点字。( )(考察查字典能力及词义)
震耳欲聋 九天揽月 毫不相干
茹毛饮血 鲲鹏展翅 形态各异
2.下列专业术语,你都理解吗?填一填。(考察解决方法及专业术语意思)
微米 纳米 涂层 碳纳米管 雷达波 癌症 缓释
(1)通过查词典,我知道 和 都是长度单位; 是生有恶性肿瘤的疾病。
(2)通过查资料,我知道 是指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灯涂抹于物体表面的薄层。
(3)有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比如“缓释”就可以用课文中的“ ”来解释。
题型2:选择题
1.给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考察多义字)
“纳”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收进来,放进来;②接受;③享受;④交付;⑤一种缝纫方法。
采纳( ) 纳凉( ) 纳税( ) 纳鞋底(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空号内( )(考察近义词)
猜测 推测 推算
A.根据树的年轮,我们能( )出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B.过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个神秘的礼物,我( )是一支精美的钢笔。
C.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 )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可以替换成括号内的词的一项是( )。(考察成语)
①小丑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们个个笑得前俯后仰。(前仆后继)
②大家正在讨论重要问题时,他却插进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息息相关)
③新闻标题是整个新闻的点睛之笔。(妙笔生花)
④对这件事,我实在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4.下列对词语的新含义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考察词语新含义)
A.桌面: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
B.克隆:指复制(强调跟原来一模一样)。
C.云技术: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
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D.窗口: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一种软件。
题型3:填空+选择
补充本单元所学的四字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考察词语积累及意思)
①( )( )斑斓 ②茹( )饮( ) ③鲲鹏( )( )
④无( )无( ) ⑤前( )后( ) ⑥( )( )揽月
1.雨花石色彩丰富, ,浑然天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嫦娥奔月”“ ”“ ”这些奇妙的想象,无不体现了人类
对翱翔太空的向往。
3.自那些 的祖先用笨拙的双手,把一块块兽肉烤出第一缕香烟时,
火就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
题型4:语境题(考察语言迁移)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词语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请你试着完成对话,为王爷爷作解释。
王爷爷:我总听我女儿说她爱在网上“潜水”,可她明明是个“旱鸭子”呀。
我: 。
王爷爷:哦,原来如此,长知识啦!
我:爷爷,像这样意思发生变化的词还有不少呢。比如 。5.词句段积累作业设计
题型1:照样子写句子。(考察作比较说明方法)
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1.他感冒发烧了,脸比 还红。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
3.奶奶家的金橘个头不大, ,但很甜。
题型2:照样子写推测。(考察推测能力)
例:根据琥珀是由松脂形成的→发现琥珀的地方曾是陆地且有一大片松林。
根据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有几圈黑色的圆环→
。
根据辽宁西部发现的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
6.课文背诵作业设计
题型1:按课文内容填空(无语境)
桃花一簇开无主, ?
题型2:按课文内容填空(有语境)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的 ,诗中“ , ?”两句诗描写了桃花争奇斗艳的景象。我还读过描写春景的诗句“ ,
。”
阅读作业设计
题型1:非连续性文本
中国高铁
【材料一】
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高铁已几乎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
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用时,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而高铁的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
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美丽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
2017年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7元,上涨60%。
【材料四】
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3:4214:40
(过)
莆田/ 00:58 二等座:¥52元
厦门北(终) 当日到达 一等座:¥83元
)
1.根据材料一填空。(考察提取筛选信息能力)
高铁上提供的物品有: 、 、 、 等。
2.用“ ”画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我国高铁发展成果的一句话。(考察提取筛选信息能力)
3.综合材料三、材料四,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考察综合分析信息能力)
A.4月21日起,全国范围内高铁票价都进行了优化调整。
B.福州至厦门北高铁调价后一等座、二等座的涨价比例一样。
C.坐高铁从莆田到厦门北用时不超过一小时。
D.调整高铁票价的原因是高铁速度加快了。
4.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体会小品文准确表达)
5.读了以上材料,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选择最有价值的写下来,并尝试解决。(考察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疑问:
通过 (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找到了答案:
题型2:连续性文本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公关。”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考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卓越:
媲美:
2.在第①自然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考察概括能力)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考察提取分析信息能力)
(1)1970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 ( )
(2)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 ( )
(3)袁隆平获得“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 ( )
4.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考察说明方法)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应改为“让祖国
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 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考察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解答。(考察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
答案:
口语交际作业设计
题型1:填空题。(考察了解新闻的方式、内容和看法)
最近,我通过 方式,了解到一则新闻:
,
我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是 。题型2:简答题。(考察分析材料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020年4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
自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同比分别下降11.7%、14.2%、12.4%;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人数自2006年以来首次下降;36个大城市汽车前排驾乘人员安全带平均使用率超过90%,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从行动前的不足20%提高到当前的54%,南京等部分城市安全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
(2021-03-19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网站发布)
读了这则新闻,我的看法是
习作作业设计
题型1:半命题习作(考察想象类习作)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的家一定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以“未来的家”为题,写一篇习作,描述一下你梦想中未来的家的样子。
要求:①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迹工整;②不少于400字。
题型2:自命题习作(考察课内习作迁移)
一天早晨,刚醒来的你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2035年。还来不及想这是怎么一回事,你就被眼前的一个神奇的物品吸引住了。它会是什么?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②将这种物品的样子、构造、功能等特点介绍清楚。
快乐读书吧作业设计
题型1:连线题。(考察对科普作品及作者的熟悉度)
把作者和相对应的科普作品连起来。
米·伊林 《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 《十万个为什么》
贾兰坡 《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题型2:填空题。 (考察课外科普读物阅读情况)
课外,我阅读了很多科普读物,如 (谁)的《 》,知道了 。
题型3:选择题。(考察对科普作品内容的熟悉度)
“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水为什么可以清洁污垢?”“最古老的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有同学想了解这些问题,你会推荐他阅读下列哪一本书?( )
A.米·伊林 《十万个为什么》 B.李四光 《看看我们的地球》
C.贾兰坡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D.高士其 《灰尘的旅行》
题型4:综合实践题。(考察综合能力)
你最近看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你不懂的问题?后来解决了吗?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做一张阅读记录卡吧!
(
我读了(书名):
我提出的问题:
第
个问题我通过
的方法已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