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1 20: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我来当导游----爬山篇
平和大芹山
漳州龙文区的云洞岩
南靖鹅仙洞
华安贡鸭山
云霄乌山
地表高低起伏是怎么表示到地图上,我们又该怎样判读地形图呢?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图面面观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等高线及其特点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
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重点难点)
根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P24—26页
1、读P24第二段文字和图1.35,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思考它们有何不同?图1.35中甲和乙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甲乙的相对高度?
2、读P25第一段文字和图1.36,了解等高线、等高距的概念?了解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并思考等高线的特点?
3、读图1.37,观察山体中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的表示方法?
课前预习
基础检测与全面过关
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2)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峰——等高线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较 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较 凸出。
陡崖——等高线出现 (“长出胡子”)。
海平面
另一个地点
海拔
密集
稀疏
降低


重叠
海拔 相对高度
概念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________距离,称为海拔 某 个地点高出 ___________
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图示 图 1-3-4
垂直
另一地点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重难点精讲1
海拔有正负。
例题:世界陆地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是( )A.2439.43米 B.9259.43米 C.-9259.43米 D.-148.43米
B
二.等高线地形图
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深线?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重难点精讲2
一般标注在地图上的数据是海拔,单位是米。
2.等高线的特点
A
B
重难点精讲
1、位于同一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同(----同线等高)。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3、同一幅图,等高距不变。
C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
山峰A
山峰B
山脚C
山脚D
缓坡
陡坡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思考: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书P26--分层活动题----练一练,我能行
看图思考:
1、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2、B的海拔是多少?山峰A的海拔是多少?AB的
相对高度是多少?
3、从B处上山容易还是从C处上山容易,为什么?
C处爬山容易, 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上山容易。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判读:--P25
山峰
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
山峰
山峰


鞍部



山峰
鞍部




地形部位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判读—P25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的降低(点)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线)
两个山峰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海拔较低(点)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线)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重难点精讲3
山峰
山脊
形成分水岭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凸低为脊
思考:山脊两侧能不能相互看见?
山谷
山 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凸高为谷
我来当导游----涉水篇
山谷会集水形成河流
泥石流来了
陡峭的山区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谷处
山 脊
山 谷
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小组探究学习
重难点突破
如何判断山谷和山脊?
A
B
C
E
D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山谷:CE,
山脊:ABD
你判断对了吗?
鞍部
灵通岩
陡崖(等高线重合)
陡崖
南靖树海瀑布
我来当导游----爬山涉水篇
陡崖适合攀岩或蹦极
山谷处的陡崖有水可能形成瀑布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判读—P25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的降低(点)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线)
两个山峰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海拔较低(点)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线)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重难点精讲3

山峰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连线题:
A
B
C
D
E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A
B
C
D
E
F
A____
D____
C____
B____
山谷
陡崖
E____
F____
山峰
山脊
山峰
鞍部
读右图,关于甲乙两地高度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110米
B.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150米
C.乙的海拔高度是150米
D.甲的海拔高度是150米
D
中考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4、如何在山区中合理的修建公路?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中 正确的运用?
2、在山区中迷路了,你能用什么地理方法解决问题?
1、泥石流来了,你如何正确避险?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建设水坝的位置?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6、在有河流,有城市的位置如何正确设立工业区?
地理与生活息息
相关这些你平时
想过吗?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正确的引水?
8、在山区中如何救援,你如何站在有利的地点等待别人的救援?
6、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水库的选址:集水的盆地,选工程量较小的位置
(2)引水渠:遵循水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 处引流
(3)攀岩:陡崖处适合
(4)修公路:选在坡度较缓的线路
(5)漂流: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重难点分层应用---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大青山顶峰的海拔是______米,大青山顶峰比小青山顶峰高_____米。
(2)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出以下代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B线 ,CD线是 ,丙处是_____,丁处是__________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4)在山区迷路,要沿山谷处河流朝下游走。
因为水是高往低处流。沿小溪朝下游走,会走出山区。而且沿河会有人居住。
535
17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
  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a
b
c
d
500
300
400
600
100
200
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 
a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
c
学习反馈
1、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课堂练习
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_____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_
(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有何不同?
300
山峰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①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②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登山比较费力。
本课小结:
1、学会认识等高线及其特点。
2、学会识别山体部位中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部位。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凸出是山脊,向高凸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体部位来辨析。
随歌谣学地理
齐声朗读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0
200
1000
海拔(米)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500
高 原 山 地 丘 陵 平 原 盆 地
高度 大于500米 大于500米 200—500米 小于200米 不受海拔限制
形态特征 顶部平坦边缘陡峻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地面起伏坡度和缓 低而平 四周高 中间低
地面起伏程度 小 大 小 小 大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畜牧业)
(林业)
(茶树、果树种植或梯田农业)
(种植业)
                 从等高线的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图中A为   地形区,理由是
                。  
盆地

500
300
400
600
100
200
A
高原
500米以上
山地
500米以上
丘陵
200--500米
平原
200米以下
盆 地
四川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青藏高原
刚果盆地
亚马孙
平原
巴西高原
世界之最
最大的高原
最高的高原
最大的平原
最大的盆地
最长的山系
最长的山脉
巴西高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青藏高原
亚马孙平原
-200
-100
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单位:米
400
水平比例尺 1:5 000
垂直比例尺 1:10 000
四、地形剖面图
最直观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
四、地形剖面图
300
200
100
0
-100
-200
P28活动题:
最直观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