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温故知新:苏联(苏俄)经济建设之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新经济政策
(1921—1928)斯大林模式
1928—课本P.136表格:由落后的农业国跃为强大的工业国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2000年
14.6%:20世纪俄罗斯的成就超过其他任何世纪;
13.2%:这是俄罗斯最不成功和最困难的一百年;
2/3: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
——吴恩远《苏联史论》光芒背后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赫鲁晓夫
1953.9-1964.10勃列日涅夫
1964.10-1982.11戈尔巴乔夫
1985.3-1991.12.25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赫鲁晓夫的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
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此人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又正是赫鲁晓夫自己的遗愿。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莫斯科红场斯大林的巨幅雕像被推倒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赫鲁晓夫当政的1953~1964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生活明显改善。他颇有平民风格,当政时不重“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简陋的地铁,速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缘地区的交通难题。赫鲁晓夫大造廉价的五层楼,当时圆了数千万人的住房梦。 赫鲁晓夫1964年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时,气呼呼地说了句大实话:“你们今天能罢免我,也多亏了我创建的宽松民主政治体制!” 2006年12月19日,《环球时报》以《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民意调查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工业生产从30%上升到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上升到85%。
苏联人均住房面积由1965年的10m2,提高到1981年的16m2。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重演了斯大林、赫鲁晓夫时期的一幕。党政主要领导人都年过70岁。
——李振城《苏联兴亡的沉思》 有人这样描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莫斯科的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结束——戈尔巴乔夫背向列宁开始结束——戈尔巴乔夫背向列宁1989:新苏联——重建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不错的构想,糟糕的实践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高涨的独立呼声把戈尔巴乔夫的帝国带向四分五裂 1991年12月23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戈尔巴乔夫说,我会继续斗争,但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了。
两天后,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
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这幅漫画,题目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从中能找到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999年12月30日) 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
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
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