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
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
D.风的形成
3.甲图是某个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乙图是用打气筒不断向广口瓶中打气,直至瓶塞跳起;丙图是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场景之一;丁图是海豚正在吐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球下落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乙图中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C.丙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D.丁图中气泡上升时(未露出水面前)气泡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4.两个物块如图,甲、乙接触,甲传递热量给乙,则( )
A.甲的内能一定大
B.甲的温度一定高
C.0℃的固态乙没有内能
D.乙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上升
5.下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
A.南极降水量很小,但空气却很湿润,因为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
B.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方,那里的冰山没有内能
C.在水中深度较深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D.只要液体对物体存在向上、向下的压力差,液体中的物体就会受浮力
6.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下图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
A.做功冲程 B.搓手取暖
C.压缩气体 D.弯折铁丝
7.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8.学完内能,小明做了以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B.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变,若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9.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损失,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比乙液体的比热容比大
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3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2:3
D.将甲、乙两种液体从20℃均加热至60℃(没有达到沸点)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仍为2:3
10.用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液体a和b加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液体b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加热相同时间,液体a升高的温度小于液体b升高的温度
B.若升高相同温度,液体a吸收的热量小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
C.液体b凝固成晶体时比热容不变
D.液体a的比热容为2.1×103J/(kg ℃)
二.非选择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1.气体很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但又不能无限制压缩说明分子间有 ;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存在 。
12.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到公园游玩。一走进公园,她们就闻到了阵阵的槐花香,这是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是不停地 ,此现象进行的快慢还与 有关。
13.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入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在这一过程中,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 ,水蒸气的一部分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 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热机。
1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当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的动能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机械能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火箭燃料的 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当火箭在大气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其温度会升高,内能会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5.2020年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火箭穿越大气层时,它上部外壳整流罩的温度将升高,其分子动能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其内能的改变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的。
16.课后延时服务推出后,为防止饭菜做好后放的时间变长而变凉,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可以保持饭菜不变凉,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饭菜的内能;打开饭盒时闻到了浓浓的菜香,这属于 现象;若往饭盒注入100g、90℃的热水,水的温度降低到20℃大约需要半小时,这样可以保持饭菜不凉,这段时间内水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17.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同时均匀加热,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甲 Q乙;液态时它们的比热容c甲 c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质量均为100g的四种物质,当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
(2)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的变化更 (选填“大”或“小”);
(3)1kg的水,从30℃下降到10℃需要放出的热量为 J。
19.夏天,晒了一天的海滩,发现砂子比海水温度高,说明 。质量均为1kg,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甲液体升温到50℃,乙液体升温到80℃.那么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若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c水=4.2×103J/(kg ℃))
20.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较 (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看,这是由于 。
21.实验室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用煤油,在温度计示数上升过程中,煤油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增大的,这一过程中煤油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但温度计的玻璃泡内不能用水,请你写出其中的原因之一 。
22. 和 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冬天为了取暖,可以双手不停地搓擦,也可以向手上呵气,前者是靠 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靠 改变手的内能。
23.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在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若空气的温度是25℃,则 杯水的内能会增加,其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
24.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10min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该示数为 ℃。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 的热量。
(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 。
升高的温度/℃ 5 10 15 20
加热水的时间/min 2.5 5 7.5 10
加热沙子的时间/min 1 2 3 4
2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ρ煤油=0.8×103kg/m3)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满足实验要求,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 mL的煤油。
(2)用两个 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甲中,图线 (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求0~10秒水吸收的热量为 J。
(3)某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现乙图象中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ma 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吉林省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
答案
1.D; 2.D; 3.A; 4.B; 5.B; 6.A; 7.D; 8.B; 9.D; 10.B;
11.间隔;斥力;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12.扩散;做无规则运动;温度; 13.做功;内;机械; 14.增大;增大;化学;增大;做功; 15.增大;做功; 16.热传递;扩散;2.94×104; 17.小于;大于; 18.2.5×103;大;8.4×104; 19.水的比热容大;大于;2.1×103; 20.大;沙子的比热容小导致的; 21.热传递;变小;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用水做温度计灵敏度低; 22.做功;热传递;做功;热传递;
23.乙;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甲;热传递; 24.加热时间;48;多;小; 25.300;相同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a;3024;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