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相融 心意相连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如是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物我相融的散文《一棵小桃树》。
(屏显)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二、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被誉为“鬼才”的贾平凹自有他写作的个性。他的创造在于描绘现实生活中那些易于忽略的心理和景象,情感流露自然、平易近人。
三、词语积累
(1) 积累一组和小桃树有关的词语。
哆嗦 猥琐 欲绽 褪尽 赤裸 桃核
淅淅沥沥 打着旋儿
(2) 积累一组和“我”有关的词语。
恍然 孱头 颤抖 忏悔 伫窗 幼稚 矜持 执着 魂魄 渺小 马嵬坡 轰轰烈烈 血气方刚 祸不单行
注意:强调多音字
四、活动一:读树
话题:读树,这是一棵 的小桃树。
方法指导:先独立速读课文,借助助读系统即旁批和结合阅读提示,梳理思路。然后同桌合作按照“顺序”说一说小桃树的身世,概括小桃树形象。
(屏显)
埋下桃核--春来抽芽--苟且存活--花开惨淡--风雨洗礼 (插叙)
可怜、瘦弱、委屈、坚强......
经过梳理小桃树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棵可怜、瘦弱、委屈又坚强的小桃树,也看到本篇文章作者使用了插叙的叙述顺序。
五、活动二:写“我”
过渡:文章中不仅有一棵可怜、瘦弱、委屈又坚强的小桃树,还有一个我。我们一起来探讨话题二。
话题:这里藏着一个 的“我”。
方法指导:跳读课文,请圈画文中相关语句,
(屏显)
生在山村,心怀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长大成人,人世复杂--祸不单行,心情低沉--雨中桃树,点亮希望
可怜、压抑、垂垂暮老、重获信心......
先概说“我”的经历,再概括“我”形象。
小结:这篇文章既讲了小桃树的故事,也讲了我的故事。
(屏显)
明暗交织,物我相融。
我和小桃树的故事分别构成文章的暗线和明线。
六、活动三:悟情
过渡:相似的经历,特殊的情感联系,它拨动我的心弦,我们一起通过具体的语言,来体悟我和小桃树之间的情感。
1.话题:“我”对小桃树的情感是 。
方法指导:细读课文,借助旁批2.4.5,找出文中对小桃树具体描写的语句,品析我对小桃树的情感。
示例:例如:第2段(风雨中的小桃树):
小桃树的生命状态:“哆嗦、慌乱”将小桃树人格化,写出它在风雨中的可怜之状。
“我”对小桃树的情感:不忍看,无奈何。
明确:爱怜、高兴、愧疚、感激
过渡:作者不厌其烦地从各种角度来写这棵小桃树瘦弱、丑陋、孤独,它远没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艳丽,也没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可爱,更没有“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的尊贵。但它却是那棵独一无二的只属于我的小桃树。我每写一次它,我的情感便随着她的身世拨动。我的小桃树啊,我反复写你,我的情感都融化在这一句“我的小桃树”。
2. 请同学们找一找“我”的小桃树一共出现多少次,都在哪里呢?
(屏显)
第1段:我的小桃树,我要为我爱怜的小桃树写点什么。
第2段:我的小桃树,它在风雨里哆嗦,桃花儿落了一地,可怜它才开第一次花儿!
第5段:我的小桃树,从来无人关心,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第8段:我的小桃树,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
第8段:我的小桃树,我深深的懊丧,对不起我的小桃树。
第9段:我的小桃树,开的太白,单薄的像纸一般。
第13段: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身下去,又千百次的挣扎着起来......你是航道上闪着光的指示灯!
教师根据作者情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活动。
小结:这些句子在文中形成一条抒情线索,作者的情感层层点染,不断升华,我们带着这种独一无二的情感用朗读和作者一起表达对小桃树的深情。
(屏显)
我的小桃树啊!我爱怜你的瘦弱卑微;
我的小桃树啊!我乐见你的蓄梦成长;
我的小桃树啊!我愧对你被漠漠遗忘;
我的小桃树啊!我感激你的勇敢绽放。
3. 小桃树啊,你和我有着深深的精神联结,是怎样的联结的,深思探究。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
小结:我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小桃树里蓄着“我”的梦,那是一种希冀,那是我的执念。奶奶呵护你的成长,也是守护我的梦想。你的风吹雨打即是我的苦难经历,你的不被重视即是我的孤独长成,你的挣扎生长即是我的精神指引,你无声的告诉“我”,只要有一颗敢于坚持拼搏的心,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屏显)
我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后喜欢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要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
上初中后,便又开始了更孤独更困顿更枯燥的生活……
到了西安,我几乎要吓晕了,打问路程,竟无人理睬。我沿着墙根走,心里又激动,又恐慌。
直到《月迹》获优秀散文奖后,我对朋友说:“那朵桃花才开!”
过渡:作者借助小桃树,寄情于物,层层铺垫,反复渲染,便使文章有了情味,抽象的情感有了具体的载体,这样我们欣赏到的不再是个体,而是生命。小桃树似“我”,“我”似小桃树,“我”爱着我的小桃树,小桃树给予“我“生命的启迪与智慧,小桃树渗入“我”的情思、哲理,“我”则有了小桃树的秉性,物我相融,含蓄隽永。这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托物言志。
(屏显)
托物言志
小桃树是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
小桃树经历就是“我”的经历!
七、活动四:明志
小桃树与风雨顽强抗争,最终保留了那朵“欲绽的花苞”,请你为小桃树与风雨抗争的画面配上画外音,说出小桃树想对“我”说的话。
示例:
我虽弱小,但我心中长存梦想,终于我无惧风雨,实现开花结果!
我们命运相似,心意相连,多希望你也勇敢走过人生的风雨,执着追求最初的梦想。
学生活动
总结赠言:
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只是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贾平凹
愿同学们用梦想点亮心灯,照亮人生。
八、作业布置
1.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选取身边的一个事物,写一篇微作文,250字左右。
2.认识了小桃树,是不是特别想对它说点什么?请给小桃树写一封感谢信。
3.推荐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太阳路》《月迹》。
(1-2题选一,3题选一篇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