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2铁盐和亚铁盐
1、基础练习:
1.实验室为了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 )
A.铁粉 B.铜粉 C.锌粉 D.
2.为了检验某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A.KSCN溶液 B.铁片 C.NaOH溶液 D.石蕊试液
3.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稀盐酸 B.通入氧气
C.滴加KSCN溶液 D.滴加溶液
4.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含有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溶液出现血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该晶体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 http: / / www.21cnjy.com )B.Fe3+的氧化性比Br2强
C.Fe2+被Br2氧化成Fe3+ D.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
5.在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残留固体X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若X中含有铁,则反应时一定有气泡
B.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X中无铁
C.Y一定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Y中滴入NaOH溶液,一定有沉淀产生
6.要证明某久置的溶液中是否还含有,以下最适合的试剂是( )
A.KSCN溶液 B.溶液
C.酸性溶液 D.KI溶液
7.欲证明某稀溶液中含有而无,必要的实验操作及最佳顺序为( )
①滴加少量氯水
②滴加足量碘水
③滴加少量硫氰化钾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8.为了检验某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
A. 溶液 B.铁片 C. KSCN溶液 D.石蕊溶液
9.下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的是( )
A.过量的Fe与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
B.Fe与过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
C.FeO溶解于稀硝酸后的溶液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溶液
10.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少量碳酸钠溶液与醋酸反应:,则与次氯酸反应也生成(:;:)
B.与盐酸反应生成,则与氢碘酸反应也可生成
C.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则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FeO
D.Al与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二、能力提升:
11.某同学探究还原性的实验记录如下:
① ② 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且不褪色,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经检验有丁达尔效应 溶液变红且不褪色,滴加盐酸和溶液,无白色沉淀,经检验无丁达尔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判定酸性越强,的氧化能力越强
B.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两种
C.②中红色溶液中含有胶体
D.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向溶液中先滴入 KSCN溶液,再滴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 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则稀硝酸将Fe氧化为2·1·c·n·j·y
③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 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一定含有
④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 明原溶液中有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操作①为振荡
B.步骤I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C.若步骤Ⅱ溶液变红色,说明能用KSCN检验
D.步骤Ⅲ中被氧化为
14.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
B.往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C.少量固体加入到过量溶液中
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溶液
15.某小组在验证反应“”的实验中检测到,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乙依据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i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ⅲ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min时变浅
(资料:与生成白色沉淀 AgSCN)
②对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由于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21cnjy.com
假设d:根据 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可产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硫酸亚铁溶液中容易被氧化成,导致硫酸亚铁溶液变质,为了防止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质,需要加入少量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于锌粉、铜粉、镁粉都会引进杂质,所以选用铁粉,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答案:A
解析:ANaOH溶液和二价铁,三价铁均可以发生沉淀反应分别是、,且最终均会转化为氢氧化铁,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变质,故A错误; B. KSCN是检验Fe的特效试剂,会变红色,和不发生反应,可检验是否变质,故B正确; C加入铁粉,可能发生,颜色变化不明显,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变质,故c错误; D.石蕊试液和二者均不反应或有明显颜色变化,不能检验,故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3.答案:C
解析:检验铁离子的试剂是KSCN溶液,溶液会变红,而滴加盐酸、通入氧气、滴加硫酸铜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含有,故选:C。21*cnjy*com
4.答案:B
解析:向水溶液中加入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Fe2+的溶液后,溶液无明显变化,随后加入溴水,出现血红色,说明Fe2+被Br2氧化成Fe3+,即Br2的氧化性比Fe3+强,且原溶液中含有SCN-,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来源:21cnj*y.co*m】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显红色,常用KSCN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无法检验,故A错误;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含有亚铁离子,故B错误;加入酸性溶液,可氧化亚铁离子,能证明含有亚铁离子,故C正确;加入KI,与反应,与不反应,不能证明含有亚铁离子,故D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氯化亚铁的变质是由于被氧化成。能和反应生成,使溶液呈现血红色,这一反应是的特征反应,所以可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是否变质,故选C。 21教育网
9.答案:A
解析:A项,过量的铁和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以的形式存在,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会变红,故选A项; B项,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显红色,故不选B项; C项,FeO溶于硝酸,生成,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显红色,故不选C项; D项,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溶液, 被氧化为,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会显红色,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出处:21教育名师】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类比思维,涉及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等。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碳酸钠与次氯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钠,不能生成,A错误; 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与氢碘酸反应不能生成,B错误;氯化亚铁溶液蒸干过程中亚铁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则生成了,经过灼烧后生成氧化铁,则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C错误;铝热反应可冶炼熔点高、金属活泼性比Al弱的金属,Al与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也能发生铝热反应,D正确。www.21-cn-jy.com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亚铁离子还原性的探究。实验①与实验②相比,除酸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根据实验现象分析,①中能将氧化成,而②中不能,则说明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故A正确;①中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能将硫氰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铁离子能催化分解生成,所以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有三个,故B错误;②中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②中红色液体中含有胶体,故C正确;③中在酸性条件下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则反应为,故D正确。
12.答案:B
解析:①向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溶液,溶液将氧化为溶液变为红色,体 现了的还原性,错误;②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NO和水,无因此加入KSCN后溶液不会变 红,错误;③若溶液中有也会出现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应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呈红色 可证明含错误;④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 一定含有,但无法确定是否有,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13.答案:C
解析:加入铁粉并充分振荡使反应更充分,A正确;铁粉将还原为,B正确;含的溶液遇KSCN变红,与KSCN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若步骤Ⅱ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C错误;氯水可将氧化为,D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4.答案:B
解析: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硫酸钠、硫酸钾,都是无色物质,溶液没有颜色变化,故A错误;B.溶液中滴入KI溶液,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色,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后溶液仍为无色,没有颜色变化,故C错误; D.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溶液颜色不变,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5.答案:(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②
(2) ② 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1)①黑色固体中含有过量铁粉,要检验铁粉中是否混有银,加入硝酸加热后,再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银;②是检验的试剂,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www-2-1-cnjy-com
(2)过量铁粉与反应生成,即;②将氧化为,离子方程式为;白色沉淀是 AgSCN,说明溶液中含有,且取样30min时,白色沉淀减少,红色加深,说明 AgSCN可能氧化生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