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冰 水 水蒸气
创设情境
节 日 焰 火
燃 烧
创设情境
牛奶变质
钢铁生锈
创设情境
(1)将纸点燃
(2)将纸揉成一团
(3)将纸撕碎
实验感知
反应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时 观察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
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
生)。
反应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实验须知
操作:
①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②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
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
图1-1 水的沸腾
【实验1-1(1)】
现象:
有水蒸气产生,
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探究
【实验1-1(2)】
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
放在研钵内。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图1-2 胆矾的研碎
②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
(2)
液态的水
块状的胆矾
产生水珠
变为蓝色粉末
水
胆矾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无新物质生成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无新物质生成
观察并思考
【实验1-1(3)】
操作:
①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
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
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②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
现象:
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1(4)】
操作:
①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②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
胶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
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图1-3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3)
(4)
胆矾溶液
块状的
石灰石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二氧化碳等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产生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观察并思考
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
√
【总结】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
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讨论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前:纸
化学变化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纸燃烧
讨论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纸撕碎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2)联系:
(1)区别:
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例】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能燃烧
2人小组讨论:
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点燃时:
闻气体的方法
(1) 如何正确闻气味?
(2) 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3)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扇闻法
燃着的木条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澄清石灰水
观察实验并讨论
物质
变化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