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第 14 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以宋朝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化传承的载体及其发展过程。
(2)知道学校、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模块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基础过关
官学
先秦时期 “学在官府”
私学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__首创
(一)古代学校教育
中
国
汉朝设立的__
西晋设立的___
汉代设地方官学
唐朝以后,________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是__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西方
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唐朝以后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国家的最高学府
太学
国子监
书院
学塾、村学和蒙学
孔子
模块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基础过关
(二)近代学校教育
中
国
西方
1928年组建为______
戊戌维新运动中兴办的______,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____
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德国人洪堡创办的____,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教学与研究合一
法国拿破仑建立 ____ 制度,奠定了国民教育制度
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服务社会。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大学区”
柏林大学
模块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基础过关
(三)现代学校教育
中
国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1957年,提出______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____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1983年,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_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德、智、体
高考制度
“科教兴国”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史料补充:
宋代的学校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应天书院
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
嵩阳书院
重点探究一:
宋代学校对文化的作用
材料二:(宋代)学校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由此创立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儒家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 脱脱等《宋史·胡瑗传》
材料一:
材料三:两宋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除了学者之间的辩论,学生也可以质疑问难。通过辩论,既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又促进了不同思想的活跃和交流,推动了学术的繁荣,对两宋时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四: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 )在鹅湖学院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有利于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不同思想的相互辩驳,推动了学术的繁荣
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有利于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模块二:印刷书的诞生
基础过关
过程
公元前30世纪:___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
春秋战国—秦汉: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
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植物纤维纸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制出____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胶泥_____
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______
古埃及
“蔡侯纸”
活字印刷术
金属活字印刷
史料补充:
宋代的印刷书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元丰九域志》
以史书为例:宋代政府编纂的史书有:《旧五代史》《新唐书》《资治通鉴》《元丰九域志》等;私人编纂的史书有:《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东京梦华录》等。
宋代印刷书对文化的作用
重点探究二:
材料四:元祐五年苏辙出使辽国,看见宋朝“民间印行文字多以流传在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赵恒
材料二:太宗朝官方组织校勘的典籍主要是历代重要的正史、字书和医书。官方组织传世典籍的校勘,成为宋代的一种传统,对文化的传承是有好处的。——虞云国《细说宋朝》
材料三:北宋藏书家王钦臣“每得一书,必以废纸草传之,又求别本参校。至无差误,乃缮写之。此本传以借以及子弟观之。” ——徐度《却扫编》
有利于人才培养、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有利于文化传承
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社会稳定
模块三:图书馆的成长
基础过关
过程
西方
中国
公元前7世纪______建立的的亚述图书馆是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______________,在保存古典时期的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出现______
古代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______________等藏书之所
1909年清政府筹建京师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______
明朝的___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亚述巴尼拔王
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府”“阁”
“堂”“室”
天一阁
“国家图书馆”
史料补充:
宋代的图书馆
宋代的藏书机构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私人藏书;第二类是社会团体藏书;第三类是国家藏书;第四类是地方藏书。
社会团体藏书机构主要为寺观藏书楼与书院藏书楼。
宋朝中央设有国立藏书楼,地方也建有州立藏书楼、县立藏书楼,就如天下士子散于各州县,这些地方性的藏书楼也分布于各州县。
北宋比较著名的私人藏书家有胡仲尧、王钦臣、宋敏等
国家藏书机构,主要是昭文馆、集贤馆、史馆三馆和秘阁。此外,国子监、舍人院、御史台、司天监等中央机构也设有藏书处。
宋代图书馆对文化的作用
重点探究三:
材料三:北宋藏书家王钦臣,“每得一书,必以废纸草传之,又求别本参校。至无差误,乃缮写之。此本传以借以及子弟观之。” ——徐度《却扫编》
材料二:“三馆图书之富,历岁滋久……所以示崇儒右文之意。”“蓄天下图籍,延四方之士”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一:宋太祖时以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为三馆,用来典藏图书。太宗还让文士担任三馆和秘阁中自校理到学士的各级职位。宋代文官以带馆职为荣,因而馆阁实际上是养育中央人才的储备库。 ——虞云国《细说宋朝》
材料四:宋代寺观藏书楼的开放性,远大于同时期的西欧教会图书馆,不但内部的僧侣可以阅读,外面的读书人也可免费借阅。 ——吴钩《古代中国有没有公共图书馆》
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
有利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
符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笼络招揽人才
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民的文化修养(逐渐发展出服务大众的职能)
模块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基础过关
过程
西方
中国
公元前290年,埃及缪斯宫被称为________——最早的“博物馆”
1683年,________——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18世纪,大英博物馆、卢浮宫
1926年,________正式开馆——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______——国人自建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_______——我国最早近代意义上博物馆
上海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院——陈列动物标本
1933年,蔡元培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_______
1925年10月10日,_____成立——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1959年,____________建成——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组建_______——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亚历山大博物馆”
阿什莫林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院
南通博物苑
国立历史博物馆
国立南京
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家博物馆
中国国
北宋银立式背光莲花座引路菩萨
宋跪式莲花座铁胎泥塑捧真身菩萨
文物对宋代文化的作用
重点探究四:
中都博物馆宋代文物展:
济宁市博物馆宋代文物展:
青铜熨斗
砚台
瓷器
铜钱
文物对宋代文化的作用
重点探究四:
山东省博物馆宋代文物展:
瓷碗
青白釉暗花碗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铜版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已开始利用商标作为保护和推销产品的手段,也反映了济南的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商标。
博物馆对宋代文化的作用
重点探究: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宋代)
有利于(宋代)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有利于进行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有利于(宋代)文物的收藏和保护
有利于开展社会科学研究
……谈谈你自己的想法
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学校教育
古代教育
近代教育
现代教育
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印刷书的发展
文化普及与对外交流
图书馆的发展
保存古籍、书籍阅读、文化修养
博物馆的发展
文物保护、国民教育、文化产业
【小试牛刀】
1、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下,创办书院蔚然成风。据此可知,宋代( )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A
2、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箱八多作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 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
C
【小试牛刀】
3、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
A.有利于近代国家的发展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D.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D
4、1977年冬天,全国右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改变主要得益于( )
A.扫盲教育的开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
C.高考制度的恢复 D.“希望工程”的启动
C
课下作业
了解我们家乡汶上的宋代遗迹及文物
——我为家乡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