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光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光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2 12: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光习题附答案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 光
一、选择题。
1、(双选)一束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对于1、2两种介质的光学属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介质1的折射率小
B.介质1的折射率大
C.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大
D.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大
2、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EOA=α,∠AOM=β,∠NOO′=θ,插大头针P1、P2、P3、P4是(  )
A.为了找出光线AO,测出的折射率为n=
B.为了找出光线AO,测出的折射率为n=
C.为了找出光线O′B,测出的折射率为n=
D.为了找出光线O′B,测出的折射率为n=
3、(双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透明材料,折射率n=2.0.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以垂直于其底面的方向射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光线都能透过这种材料
B.只有距圆心O两侧范围内的光才能通过
C.射出的光束会形成发散光束
D.射出的光束会形成会聚光束
4、用一束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经双缝后光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像是图中的(  )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 nm的光,在距双缝1.00 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则双缝的间距为(  )
A.2.06×10-7 m B.2.06×10-4 m
C.1.68×10-4 m D.1.68×10-3 m
6、(多选)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时,研究人员用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X射线衍射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在做单缝衍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入射光由可见光换成X射线,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E.衍射条纹的中央条纹最宽
7、为了汽车夜间行车安全,有人提出设想:将汽车的挡风玻璃和车灯罩做成偏振片,使司机只看到自己车灯的光而看不见对面车灯发出的光,从而大大降低因对面的车灯造成的视线模糊。以下关于光的偏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振动方向和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透过偏振片
B.光的振动方向指的是磁场方向
C.光的偏振现象不可争议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机械波
D.泊松亮斑就是一种偏振现象
8、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玻璃中,光路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种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时的速度较大
C.a光的频率较小
D.两种单色光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9、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ABC的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射入棱镜,从AC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10、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
11、用图所示的装置来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时,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12、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距离相等
B.中央亮条纹宽度是两边亮条纹宽度的两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实验)(多选)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条纹位置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条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Δx=
D.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14、填空类。
12、空中有一只小鸟,距水面3 m,其下方距水面4 m深处的水中有一条鱼。已知水的折射率为,则鸟看水中的鱼离它 m,鱼看天上的鸟离它 m。
三、解答类题。
15、如图所示,一小孩站在宽6 m的河边 ,在他正对面的岸边有一距离河面高度为3 m的树,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块石头, 小孩向河面看去,可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头两者的像,并发现两个像重合,若小孩的眼睛离河面高为1.5 m,河水的折射率为,试估算河水深度。
16、(计算题)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1,内芯的折射率为n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在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1O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2)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17、(计算题)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 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4 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点光源S可从距水面高3 m处下移到接近水面,在移动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AB,若AB=3 m,求:
(1)水的折射率n.
(2)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2022春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光习题附答案
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 光
一、选择题。
1、(双选)一束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对于1、2两种介质的光学属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介质1的折射率小
B.介质1的折射率大
C.光在介质1中的传播速度大
D.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大
【答案】BD
2、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EOA=α,∠AOM=β,∠NOO′=θ,插大头针P1、P2、P3、P4是(  )
A.为了找出光线AO,测出的折射率为n=
B.为了找出光线AO,测出的折射率为n=
C.为了找出光线O′B,测出的折射率为n=
D.为了找出光线O′B,测出的折射率为n=
【答案】D
3、(双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透明材料,折射率n=2.0.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以垂直于其底面的方向射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光线都能透过这种材料
B.只有距圆心O两侧范围内的光才能通过
C.射出的光束会形成发散光束
D.射出的光束会形成会聚光束
【答案】BD
4、用一束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经双缝后光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像是图中的(  )
【答案】D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 nm的光,在距双缝1.00 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则双缝的间距为(  )
A.2.06×10-7 m B.2.06×10-4 m
C.1.68×10-4 m D.1.68×10-3 m
【答案】C
6、(多选)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时,研究人员用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X射线衍射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在做单缝衍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入射光由可见光换成X射线,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E.衍射条纹的中央条纹最宽
【答案】ACE 
7、为了汽车夜间行车安全,有人提出设想:将汽车的挡风玻璃和车灯罩做成偏振片,使司机只看到自己车灯的光而看不见对面车灯发出的光,从而大大降低因对面的车灯造成的视线模糊。以下关于光的偏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振动方向和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透过偏振片
B.光的振动方向指的是磁场方向
C.光的偏振现象不可争议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机械波
D.泊松亮斑就是一种偏振现象
【答案】A 
8、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某种玻璃中,光路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种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B.b光在该玻璃中传播时的速度较大
C.a光的频率较小
D.两种单色光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答案】C
9、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ABC的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射入棱镜,从AC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
A. B. C. D.
【答案】C
10、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
【答案】A
11、用图所示的装置来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时,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答案】A
12、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距离相等
B.中央亮条纹宽度是两边亮条纹宽度的两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
【答案】A
二、填空含实验题。
13、(实验)(多选)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测量某条干涉亮条纹位置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条纹的中心对齐
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Δx=
D.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答案】BC 
14、填空类。
12、空中有一只小鸟,距水面3 m,其下方距水面4 m深处的水中有一条鱼。已知水的折射率为,则鸟看水中的鱼离它 m,鱼看天上的鸟离它 m。
【答案】6 8
【解析】首先作出鸟看鱼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由于是在竖直方向上看,所以入射角很小,即图中的θ1和θ2均很小,故有tanθ1=sinθ1,tanθ2=sinθ2.由图可得
h1 tanθ2=h′tanθ1
h′====4× m=3 m
则鸟看水中的鱼离它:H1=(3+3) m=6 m
同理可得鱼看鸟时:h″=nh2=3× m=4 m
则H2=(4+4) m=8 m。
三、解答类题。
15、如图所示,一小孩站在宽6 m的河边 ,在他正对面的岸边有一距离河面高度为3 m的树,树的正下方河底有一块石头, 小孩向河面看去,可同时看到树顶和石头两者的像,并发现两个像重合,若小孩的眼睛离河面高为1.5 m,河水的折射率为,试估算河水深度。
【答案】5.3 m 
【解析】树顶反射和石头折射成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得n=,①
由几何关系得1.5tan i+3tan i=6,
解得tan i=,sin i=,②
P点至树岸边的距离为3tan i=4 m,
sin r=,③
把①②代入③得h=5.3 m.
16、(计算题)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1,内芯的折射率为n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在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1O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2)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答案】(1) (2)
【解析】(1)由光的折射定律,
得:n21==
当θ1=90°时,sin C=;
(2)根据几何关系,则有:x=
因传播速度v=;
而传播时间t=;
联立上式,可解得:t=。
17、(计算题)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 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4 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点光源S可从距水面高3 m处下移到接近水面,在移动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AB,若AB=3 m,求:
(1)水的折射率n.
(2)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答案】(1)  (2) m
【解析】(1)点光源S在距水面高3 m处发出的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近距离AB,由于n=,
所以水的折射率n==.
(2)点光源S接近水面时,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远距离AC,此时,入射角为90°,折射角为临界角C
则:n===
可得sin C=
由数学知识得tan C==,
解得AC=htan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