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2 13: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 (  )
A.150 t B.150 kg C.150 g D.150 mg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B.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潮湿的物品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进行测量
B.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C.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4.C919大型喷气客机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以减小飞机质量,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
A.熔点低 B.密度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5.李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6.如图图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水在4 ℃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 ℃,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 ℃,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7.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56 g、120 g,体积分别为32 cm3、24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图图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 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图示,分析图象可知 (  )
A.甲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8
D.质量为20 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20 cm3
9.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 cm和5 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图示,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  )
A.1∶4 B.1∶2
C.1∶1 D.4∶1
10.一只质量为60 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ρ,使用半小时后,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 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 kg,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应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1)如图图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分度值是    ;测量时,如图图果按如图图图所示方式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图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首先将              ,接着调节      ,使    平衡。
12.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                         ;体积为0.18 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kg,水凝固成冰后,变化的体积为    m3。(已知ρ冰=0.9×103 kg/m3)
13.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的质量为     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 kg/m3)
14.小强同学在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了如图图示的图象,其中纵坐标m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横坐标V表示液体的体积,则装液体的空烧杯的质量是__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图中m0的值应为    g。
15.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小了104 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kg。(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
16.测量大米的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他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143 g,又测出48 g大米,将其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图示,则总质量为    g,由此可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7.(6分)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图图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20.6 g。
(3)取适量酱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图图乙所示。
(4)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图图丙所示。请你帮小明同学计算出酱油的密度是    g/cm3。用以上方法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18.(16分)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填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如图图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图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4)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     相平。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仰视,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12分)
19.(6分)容积为3×10-3 m3的容器,装入了一个质量为10 kg的实心金属球,再倒入体积为1×10-3m3的水后,金属球浸没,水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求此金属球的密度。
20.(6分)为了做一个铜质雕塑,工艺美术师先按5∶1的比例(体积比)做成了一个缩小的实心模型。已知制作该模型所用材料的密度为ρ=2×103 kg/m3,制作完成后该模型的质量为m=8 kg,已知铜的密度ρ铜=8.9×103 kg/m3。求:
(1)该模型的体积V。
(2)为了节约用料,铜质雕塑有50%的体积为中空,求实际所需铜的质量m铜。
参考答案
1.C  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 g左右,一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 g=0.15 kg=1.5×10-4 t=1.5×105 mg左右。
2.D 
3.B
4.B  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
5.C
6.D  图象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水的密度。由图象易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的温度是4 ℃时,图象位于最高点,即此时水的密度最大,A不合题意;0~4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增大,4~8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B、C不合题意;此图象反映了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最低温度是0 ℃,并没有体现冰的密度特点,所以无法通过图象得出水凝固成冰后的体积变化,D符合题意。
7.A  a球的密度:ρa===8 g/cm3,b球的密度:ρb===5 g/cm3,ρa>ρb,所以实心球是a,制作这两个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8 g/cm3,A正确。
8.D  当甲的体积是1 cm3时,质量为8 g,由公式ρ=知,甲的密度为ρ甲===8 g/cm3,水的密度为1.0 g/cm3,所以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A错误;当体积都是1 cm3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错误;当乙的体积是4 cm3时,质量为4 g,由公式ρ=可知,乙的密度为ρ乙===1 g/cm3,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为8 g/cm3∶1 g/cm3=8∶1,C错误;乙的密度是1 g/cm3,
所以质量为20 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V===20 cm3,D正确。
9.A  由题意知m甲=500 g,m乙=250 g,V甲=103 cm3=1000 cm3,V乙=53 cm3=125 cm3,甲、乙密度之比:
===,故A正确。
10.C  设氧气瓶的质量为m0,其容积为V,则由ρ=可得,刚启用时瓶内氧气的密度:
ρ=①;
使用半小时后,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 kg,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
=②;
解得氧气瓶的质量:m0=10 kg。
总质量为60 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60 kg-10 kg=50 kg时,其密度为ρ,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20 kg-10 kg=10 kg,氧气的体积一定,根据ρ=可知,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应为最初的,应为ρ。
11.(1)mL 2 mL 偏大
(2)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横梁
12.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180
0.02
13.50 0.8 
(1)因为ρ=,
所以,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 g/cm3×250 cm3=250 g,
则容器的质量:
m容=m总-m水=300 g-250 g=50 g。
(2)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250 g-50 g=200 g,
液体的体积:V液=V水=250 cm3,
这种液体的密度:
ρ液===0.8 g/cm3。
14.40 0.8×103 88
15.54
由m钢-m铝=104 kg和=联立解题。
16.小 151 1.2×103
17.(1)左 (4)1.06 偏大
(1)由图甲可知,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4)如图图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40 cm3;
由图乙可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50 g+10 g+3 g=63 g;
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为m1=20.6 g,则酱油的质量为m'=m-m1=63 g-20.6 g=42.4 g;
酱油的密度:ρ===1.06 g/cm3=1.06×103 kg/m3。
由题意可知,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会沾有一部分酱油,使酱油体积的测量值偏小,由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18.(1)A 
(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27 10 2.7 
(4)不变 
(5)底部 偏大
19.金属球的体积:V金=V-V水=3×10-3 m3-1×10-3 m3=2×10-3 m3,
金属球的密度:ρ金===5×103 kg/m3。
20.(1)由ρ=得,该模型的体积:
V模===4×10-3 m3。
(2)按5∶1的比例(体积比)做成了一个缩小的实心模型,则铜质雕塑的体积为V=5V模=5×4×10-3 m3=0.02 m3,为了节约用料,铜质雕塑有50%的体积为中空,则铜质雕塑中铜的体积:V铜=V×50%=0.02 m3×50%=0.01 m3,则实际所需铜的质量:m铜=ρ铜V铜=8.9×103 kg/m3×0.01 m3=89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