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3 光的干涉 课件(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3 光的干涉 课件(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3 05:57:3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版 / 高中 / 物理
4.3 光的干涉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实验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谢 谢
新教材新高考
光的干涉
问题
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雨后公
路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也经常显现出彩
色条纹。
这些彩色条纹或图样是怎样形成的?
一、光的双缝千涉
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
在暗室中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色激光照射金属挡板上的两条平行的狭缝
(图甲),在后面的屏上观察光的干涉情况(图乙)。
反射镜
金属
挡板
激光源
25B卷光光学滴示仪
一、光的双缝千涉
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
单色光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如图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
双缝
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狭缝就成了
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这两
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
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来自两个光源的光在一些位置相互加
明殯网的条纹

强,在另一些位置相互削弱,因此在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
暗相间的条纹
一、光的双缝干涉
实验
光的双缝千涉
具体地说,如图狭缝S1和S2相当于两个频率、相位和
P
振动方向都相同的波源,它们到屏上P。点的距离相同。
由于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P。点的路程一样,所以
单色光
P
这两列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时到达P。点,也就是相位仍
然相同。在这点,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因此这里出
挡板

现亮条纹。
一、光的双缝千涉
光的双缝千涉
再考察P。点上方的另外一点P1,它距S2比距S远一
AN A
些,两列波到达P1点的路程不相同,两列波的波峰
S
或波谷不一定同时到达P。如果路程差正好是半个波
单色光
P
长1入,那么,当一列波的波峰到达P时,另一列
挡板

波正好在这里出现波谷。这时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互
相抵消,于是这里出现暗条纹。
一、光的双缝干涉
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
对于更远一些的P2点,来自两个狭缝的光波的路程差更大。
如果路程差正好等于波长入,那么,两列光波的波峰或波谷
“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
会同时到达这点,它们相互加强,这里也出现亮条纹。距离
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
偶数倍”,包括了“距离
屏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每当路程差等于入,2入,3入,
之差为0”这种情况。这
…时,也就是年当路程差等于号入,入,号入,…时,两
2
时在P。点出现亮条纹。
列光波得到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每当路程差等于入,
入,2入,…时,两列光波相互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3(共19张PPT)
人教版 / 高中 / 物理
4.3 光的干涉
(第2课时)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谢 谢
新教材新高考
三、薄膜干涉
三、薄膜干涉
热说科转
欢迎来到趣说科技
三、薄膜干涉
做一做:
用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
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撒一些食盐,灯焰就能发出明亮的黄
光。把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
液膜。把这层液膜当作一个平面镜,用它观察灯焰的像
(图)。这个像与直接看到的灯焰有什么不同?
三、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的成因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肥皂液膜
使下面厚、上面薄,因此在薄膜上不同的地方,从膜

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若两列波叠加后

互相加强,则出现亮纹;在另一些地方,叠加后互相

减弱,则出现暗纹。故在单色光照射下,就出现了明
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在白光照射下,则出现彩色干
涉条纹。
三、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的应用
等倾法检查平面平整度
单色光
如图所示,被检查平面B与标准样板A之间形成了一个
楔形的空气薄膜,用单色光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
样板
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被检查
A

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
B
被检查平面
线上,干涉条纹平行;若被检查表面某些地方不平,
那里空气膜产生的干涉条纹将发生弯曲。
三、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的应用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
光学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称为增透膜。因增透膜的厚度
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4,从介质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的路
程差为宁,所以两列光波相互削弱,使反射光的强度大大降低,
透射光的强度得到加强。
三、薄膜干涉
特别提醒
对“增透”的理解:如果用宏观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两束反射光相互抵消,并
没有增加透射光的强度,因此,此过程只是“消反”,却不能“增透”。其实
光的干涉将引起整个光强分布的改变,但总的能量是守恒的,反射光的能量被
削弱了,透射光的能量就必然得到增强。增透膜正是通过“消反”来确保“增
透”的。
光的本性
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过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它
的认识却进展得很慢。
到17世纪时,科学界已经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光
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牛顿支持微粒说。另一
种是光的波动说,是惠更斯首先提出的,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微粒说和
波动说都能解释一些光现象,但又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