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生物》(第1课时)同步测试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 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 形态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在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的生物中,数量最多的种类是( )
A.植物 B.真菌 C.树木 D.动物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①太平洋 ②黄河 ③黑龙江扎龙湿地 ④撒哈拉沙漠 ⑤月球土壤 ⑥火星大气层
⑦地球大气层下层 ⑧南极冰川
A.①②③④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⑦⑧ D.②④⑤⑥⑦⑧
6.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是非常独特的,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体现出( )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7.田里有许多种蔬菜,反映出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辣椒有许多不同的品种,这体现(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活环境多样性
8.菊花原只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种类2万多种。菊花种类繁多的原因是( )
A.遗传多样性 B.地域多样性
C.数量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答案和解析
1. B 解析: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由此可见生物圈包含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2)范围:海平面以上约10 000米至海平面以下约11 000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
2. 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生物圈中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3. D 解析:在过去200多年中,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其中70%以上的是动物,约22%是植物和真菌。由此可见动物的数量最多,其中绝大多数是昆虫。
4. A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也包含着多种生态系统,确切地说是由多种生态系统组成的。其组成有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两个人造生态系统,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淡水)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5. A 解析:生物圈是指所有生物生活的地球上的一个“薄层”。它的范围是海平面以上约10 000米和海平面以下约11 000米之间,包括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阳光等基本条件。月球和火星不是地球,因此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6. C 解析: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不同生物体内以及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控制性状的遗传信息都是不尽相同的。
7. B 解析: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遗传信息不尽相同,辣椒有不同品种,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8. A 解析: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携带的基因不同,即使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生活地域的不同,基因在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生物在外在表现上有差异。
1《形形色色的生物》(第2课时)同步测试
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 )
A. 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B.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
C. 蛇的冬眠 D. 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生物的是( )
A.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B. 能代谢和排出废物
C.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D. 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3.请将下列生物现象与生物的特征相对应连线:
黑豆幼苗不断长大________ A.应激性
葵花朵朵向太阳________ B.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________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________ D.生物能够生长
4.在甲、乙两块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1)分别在下图( )内用“→”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 D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B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所以A、B、D都属于生命现象,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不属于生命现象。
2. D 解析:ABC由分析知,这三项都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生物的依据。D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性,如植物一般不能运动;钟乳石也能由小长大,但钟乳石不属于生物。故选:D。
3. D;A;B;C
解析:(1)豌豆幼苗不断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2)向日葵向着太阳属于应激性;
(3)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繁殖。
故答案为:
4.(1)← →(2)甲:食盐对草履虫是不利刺激,草履虫逃避不利刺激;乙: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解析:(1)实验中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食盐,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故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故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3)分析试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故答案为:(1)
(2)甲:食盐对草履虫是不利刺激,草履虫逃避不利刺激;乙: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