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2 黄河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2 黄河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2 14:1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4.2黄 河
课 型 新授课( √ ) 复习课( ) 讲评课( ) 习题课(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地形区等概况,初步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和各段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与交流与黄河有关的诗文、典故、成语等,领略黄河5000年文明积淀;通过阅读地图、图片欣赏和小组合作学习,简要分析黄河的分段和各段的水文特征;通过学习黄河的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世界最难治理的河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知道河流开发治理的艰巨性、长期性,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媒体 PPT素材的选择和制作、网站各种素材搜集整理
教学重点 黄河的上中下游分段和各段的特征,黄河的治理利用
教学难点 通过黄河水系图及“地上河”示意图等分析黄河的特征
教师准备 制作教学PPT、搜集黄河上中下游各段的景观图片、下载诗朗诵《黄河、我的母亲河》视频、《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等
学生准备 阅读课本、寻找搜集关于黄河的相关资料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感悟黄河) 媒体播放诗朗诵《黄河、我的母亲河》,导入新课。 聆听、欣赏,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给学生设置一个认识黄河的情境,为后面教学展开作铺垫。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二、走近黄河 在诗朗诵视频材料中我们领略了黄河磅礴的气势……结合大家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黄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流?我们搜集到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诗词、成语和故事? 交流搜集成果。 同上
2、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和“海”各指哪里?展示长江、黄河、珠江在长度和年径流量方面的对比表格。3、对照地图,找出黄河流经省区、地形区及其主要支流? 读地形图,找出巴颜喀拉山、渤海。比较我国三大河流,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表格。 培养读图能力。培养学生“比较”的地理学习方法。
三、了解黄河 1、我们把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让我们一起了解黄河,首先我们了解黄河上游段及其水文特征。 学生阅读书本P54-55页,总结归纳上游部分三段水文特征。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捕捉地理信息的能力。
2、我们一起探索了解了黄河上游,中、下游要请我们的同学们自己去了解。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出示补充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黄河中、下游及相关内容的表格。完成后由小组代表交流,分享成果。 同上
四、治理黄河 1、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决堤,给中原人民造成巨大灾难,一起了解。2、如何化害为利,让母亲河更好地为我们服务?3、除了黄河的水患外,你认为母亲河目前还有哪些“病痛”?我们又能为母亲河做些什么 了解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阅读课文找出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学生思考交流。 用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资源可持续发展观
拓展 播放《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 欣赏回味课后浏览 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浏览、搜集、捕捉信息的能力。
小结 略
作业 略
课堂生成情况 本课的内容涉及较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导入环节诗朗诵就给人以民族的自豪感,学生在豪迈的音乐与气势恢宏诗句的感染下,爱国情怀由然而生。教师引导学生重视对母亲河的治理,让母亲河更加灿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照PPT媒体呈现的材料完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容与要求,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媒体介绍黄河上中下游三段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PPT的有效应用为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有些概念、动态画面无法说清楚,学生也理解模糊,通过媒体展示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媒体间的互相链接,学生又可以自主学习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网络世界是个知识的大金库,要学会搜集、分析、正确使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1、“黄河”这节的知识点较多,经过前面地形、气候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它们对于河流的影响,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课文、读水系图等分析黄河的各段水文特征,并提出治理黄河的措施。教学过程尽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和质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体现出人文精神。
2、黄河上、中、下游的不同特征及其治理是本课时的重点。利用PPT媒体通过较多景观图片的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详细地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不同特征。下游“地上河”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播放视频材料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体验感受,从而感悟治理黄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对于PPT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图片呈现、(音)视频播放的功能,PPT还有很多更强大的功能可以为课堂教学所使用,有待进一步学习。
3、七年级学生对于黄河有一些大致的了解,但可能也仅停留在是我国第二长河的知识点上,对于具体的分段及各段水文特征不了解。班级中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比较感兴趣,思维也比较活跃,可以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
研修主题:网站信息素材搜集整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实践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