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探索生命
一、选择题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了( )
A.观察阶段 B.实验阶段
C.分子生物学阶段 D.调查阶段
2.在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前,我们要先作出假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出假设前,需检查鼠妇的生活环境的相关信息
B.作出假设前,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仔细地观察
C.假设可以任意设想,反正实验会证明它是否正确
D.成功的假设可说明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放大镜研究蝉的取食
B.用望远镜研究鸟类的飞行
C.给金鱼喂食前用鼓掌的方法研究金鱼的听觉
D.用摄像机拍摄狮群的生活方式
4.小玲到图书馆寻找与哺乳动物相关的资料,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查阅文献资料法 D.实验法
5.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哈维 C.林奈 D.沃森和克里克
6.下列不属于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所用的研究方法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查阅文献资料 D.凭空想象
7.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正确的是( )
A.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
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
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数量/只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 湿土 阴暗 30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二、探究题
9.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灰褐色的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形成 的环境;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 的环境。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吗?为什么?
(4)实施计划: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4次,结果发现鼠妇绝大多数都到了纸板遮盖的环境中。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 4次实验的数据如何处理?
(5)得出结论:
三、简答题
10.完成下表中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相关内容。
科学家 成就 主要的研究方法 时间
林奈
达尔文
哈维
沃森和克里克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作出假设前,需检查鼠妇的生活环境的相关信息,A正确。由A选项可知,要作出合理的假设,就必须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仔细地观察,B正确。假设是对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科学合理的设想,依据的是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是凭空任意设想,C错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问题作出的尝试性的解释就是假设,一个成功的假设,能够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D正确。故选C。
3.C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观察蝉的取食用到的是放大镜来发现和考察的,属于观察法,故A不符合题意。利用望远镜来了解鸟类的飞行,属于观察法,故B不符合题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C符合题意。用摄像机来记录狮群的生活方式,属于观察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如科学家在森林中用摄像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分类法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查阅文献资料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小玲到图书馆寻找与哺乳动物相关的资料,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查阅文献资料法,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D 解析: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故C不符合题意。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D符合题意。故选D。
6.D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来研究药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查阅了文献资料。故C不符合题意。凭空想象不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不属于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所用的研究方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
7.A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正确的是“问题-假设-实验-结论”,故A正确。故选A。
8.C 解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于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黄粉虫的数量、泥土、光线等,所以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C符合题意。故选C。
9.(2)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3)阴暗(无光);明亮(有光);光 ;对照;不可以,因为有偶然性,不能反映真实情况(4)计算平均值(5)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2)(3)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可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阴暗的环境。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形成阴暗(无光)的环境;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明亮(有光)的环境。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4次实验的数据计算平均值。
(5)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