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目前摩拜单车已成为很多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不属于该项举措的意义是( )
A.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 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C.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减少市民出行的费用
2.以下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开垦湿地 C. 植树造林 D. 过度放牧
3.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 )
A. 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B. 国家政府的职责
C. 环保工作人员的责任
D. 科研人员的职责
4.由二氧化碳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 B. 雾霾 C. 臭氧空洞 D. 温室效应
5.中国率先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实现了连续稳定产气,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下列对可燃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清洁能源 B. 替代石油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C. 是一种高效能源 D. 开采不用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6.下列不是酸雨对生物直接危害的是( )
A. 危害植物的芽和叶 B. 使河流、湖泊酸化,鱼虾受到影响
C. 造成水土流失 D. 使土壤养分变化,植物不能吸收利用
7.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 将工业废水排人大海
C. 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 D. 大量使用空调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很多,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效地防止了温室效应,节约了消耗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了污染,减少了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是低碳环保的,而减少市民出行的费用与该措施无关。故答案为:D。
2.C 解析: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围湖造田、开垦湿地、过度放牧,不符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
3.A 解析: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4.D 解析: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过多,会造成酸雨,与二氧化碳无关,A不符合题意;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空气污染的结果,与二氧化碳无关,B不符合题意;冰箱中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与二氧化碳无关,C不符合题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5.D 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从而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C可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相似,形成过程复杂,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高效能源,不符合题意。D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C 解析:酸雨的直接危害体现在: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酸雨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会使植物全部死亡。故选C。
7.C 解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合理使用资源,避免环境污染。A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海水、河水等,否则会造成海水污染,故不符合题意;C一次性塑料包鞋袋的使用,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符合题意;D大量使用空调,空调靠氟利昂制冷,氟利昂有毒,一旦进入空气,对人有害,故不符合题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