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
A.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C.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D.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2.运输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拖地,其作用是 ( )
A.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
B.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
C.作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
D.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通过与大地相连的铁链使油罐带的电荷导入大地,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3.小明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图示的三个实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
A.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B.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2020·株洲] 如图图示,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上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带上了异种电荷
5.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有电荷消失了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D.摩擦可以吸引周围空间的电荷
6.将橡胶棒和毛皮相互摩擦时,橡胶棒带负电的原因是 ( )
A.橡胶棒失去了电子 B.橡胶棒得到了电子
C.毛皮失去了质子 D.毛皮得到了电子
7.[2020·湘潭] 下列材料,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陶瓷 B.橡胶 C.铜 D.玻璃
8.[2019·潍坊] 如图图示,小红同学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 (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异种电荷 D.同种电荷
9.如图图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与水流带了同种电荷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与水流带了异种电荷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因摩擦带电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因摩擦带电吸引水流
10.[2020·百色] 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图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11.[2020·广州] 如图图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 )
A.M一定带负电 B.M一定带正电
C.摩擦时,L失去电子 D.摩擦时,L得到电子
12.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即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起电顺序如图图下表所示:
起电顺序(正→负)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棒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毛皮和涤纶摩擦过程中产生电荷彼此带上了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纸不带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涤纶带负电
D.丝绸和金属摩擦起电比玻璃和涤纶摩擦起电更容易
二、填空题
13.[2020·扬州] 如图图示,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14.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图示是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带 电,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 绕核运动。
15.[2020·凉山州] 如图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 电,乙带 电。
16.如图图所示,将一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若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 (选填“多”或“少”)。
17.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α粒子运动轨迹如图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说明在原子内部原子核所占空间很 (选填“大”或“小”)。通过α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α粒子带 电。
18.为了防止雷击建筑物事件的发生,高大建筑的顶端应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应选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来制作。雷击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大树底下躲雨。
三、实验探究题
19.高斌同学参观科技馆时,对一组静电实验兴趣浓厚,回来后他进行了探究,结合探究的环节他画出了中的四幅图。
(1)从图甲(或图乙或图丙)可得出结论: 。
(2)比较图 和 可知,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多少有关。
(3)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 。
(4)从图丁可得到结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请你把图丁补充上去。
答案
1.C 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是薄塑料袋由于摩擦起电而带了电,吸附在手上,A不符合题意;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是由于摩擦起电使不同的纸张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B不符合题意;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手上的液体凝固,将手粘在铁棒上,C符合题意;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是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起电而能吸引灰尘,D不符合题意。
2.D 当汽车开动的时候,汽油与油罐不断摩擦,会使汽油和油罐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由于汽车的轮胎是绝缘体,电荷不会由此导入大地,而是越积越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使汽油燃烧甚至引发汽油罐爆炸。而在车尾装一根铁链,使所带的电荷通过铁链导入大地,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给汽车装上铁链拖在地上,是运输易燃物品的必要安全措施之一。
3.A 通过实验(a)(b)可知,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因此得出初步的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通过观察实验(c)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因此推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的性质一定是不同的,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通过此实验无法判断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荷量的多少。
4.A 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迅速张开,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电,故A正确,B错误;
玻璃棒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上的电荷部分转移到验电器上,而不是消失了,故C错误;
两片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5.C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6.B 橡胶棒在与毛皮摩擦的过程中带负电,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使橡胶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带负电,而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
7.C 通常情况下,陶瓷、橡胶、玻璃都不容易导电,它们都是绝缘体。铜属于金属,铜容易导电,铜是导体。
8.D 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竖起并散开。
9.D 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带了电,水流是轻小物体,故被带电的梳子吸引而靠近梳子。
10.C
11.D 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带负电,绝缘棒吸引轻质棒的A端,说明轻质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绝缘棒带负电,是因为缘棒得到了电子。
12.C 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毛皮和涤纶摩擦过程中电荷发生转移,彼此带上了电,故A错误;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纸带负电,故B错误;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涤纶带负电,故C正确;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丝绸和金属摩擦起电比玻璃和涤纶摩擦起电更困难些,故D错误。
13.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有机玻璃与丝绸反复摩擦后,由于发生电子的转移,使有机玻璃带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纸屑被吸引。
14.正 电子
15.正 负
16.正 负 多
带正电的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当带很多正电的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会使两片金属箔带更多的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角变大。当带很多负电的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带电体上的部分负电荷和验电器所带的正电荷发生中和现象,使两片金属箔带的正电荷减少为零,金属箔闭合;物体上多余的负电荷又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17.小 正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说明在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原子核所占空间很小。
(2)已知原子核带正电,由图知,α粒子远离原子核而没有靠近原子核,说明α粒子所带电荷性质与原子核所带电荷性质相同,即α粒子带正电。
18.导体 不能
19.(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乙 丙
(3)电荷量相等时,电荷间的距离越远,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小
(4)如图图图所示
(1)甲、乙、丙三图中两小球都带同种电荷,根据现象可得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图乙中两小球都带一个正电荷,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小;图丙中两小球都带两个正电荷,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大。可得结论:距离一定时,电荷量越多,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3)甲、乙两图中,小球都带一个正电荷,但图甲中下面的小球离竖直线较近,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较大;图
乙中下面的小球离竖直线较远,挂着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较小。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相等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远近有关。(4)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将相互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