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1课时)
1.如图是大肠杆菌示意图,分析其细胞结构,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肠杆菌的运动器官
B.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②
C.⑤不是真正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繁殖后代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没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3.图1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图1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与图1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4.蘑菇高蛋白、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如图是青霉和曲霉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是青霉结构图,图中______是曲霉结构图。
(2)青霉和曲霉的相同点:细胞内都有成形的______;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______;每个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注明图中数码所指结构的名称:[1] ______ [2]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大肠杆菌有①鞭毛,是细胞的一部分,能帮助大肠杆菌运动,A错误;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②荚膜,B错误;⑤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C正确;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不是生殖细胞,D错误。
2.B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A 解析:图1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A正确;图2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图1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C错误;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如果将该微生物放到叫湿润的环境中,会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错误。
4.C 解析: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进行孢子生殖,A不正确;蘑菇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不正确;C. 蘑菇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菌丝形成子实体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C正确;D. 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于真菌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都是异养,D不正确。
5.(1)A B (2)细胞核 异养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3)菌丝 孢子
解析:(1)A图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B图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是曲霉。判断是青霉还是曲霉的结构图的依据是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还是放射状,呈扫帚状的是青霉。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曲霉的直立菌丝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2)青霉、曲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靠②菌丝来获取营养物质,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3)图中1菌丝,2孢子。
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2课时)
1.冬天,森林里铺满了一层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筑巢了
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2.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体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这些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 )
A.自由 B.腐生 C.寄生 D.共生
3.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霉菌
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靠活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D.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5.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此病的死亡率极高。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疫情于西非爆发,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疫情尤为严重。
(1)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______病毒。
(2)埃博拉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都没有______结构,都是由______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将会形成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
6. 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 ,原因是该方案符合 原则。因此,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时,除了该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 。
(2)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
(3)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过程中,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
(4)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除此之外,细菌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本实验若要成功,还必须在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2.D 解析:共生指双方都离不开对方,都要靠对方来维持生命,因此,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之间是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二者缺一不可。寄生是指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食物、生存空间、配偶等发生的斗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3.B 解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霉菌属于真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表明不是病毒。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表明不是真菌或霉菌。因此这种生物最有可能是细菌。
4.C 解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繁殖后代的方式是自我复制,病毒靠自身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故C符合题意。
5.动物 植物 细胞 蛋白质 结晶体
6.(1)一 单一变量 相同 (2)细菌对植物具有分解作用
(3)有无细菌 形成对照 (4)适宜的温度 无菌
解析:(1)科学的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设置对照实验原则,方案一中符合这一原则,方案二中有两个变量,故方案一更科学。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时,除了该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相同;(2)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可以作出假设:细菌对植物具有分解作用;(3)方案一中,甲组接种了细菌,乙组没有接种,其他条件都一样,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自然状态下树叶上是有细菌的,故甲是对照组; (4)细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因为要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因此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