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八单元综合复习
易读错的词语
是知也 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 水浒传 天罡
地煞 着力 书刊 读万卷书 烦琐
无病而呻 栩栩如生 呐喊 如醉如痴
过瘾 囫囵吞枣 报偿 沉甸甸
馈赠 酵母 皎洁 借鉴 美差
易写错的词语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述说 厌烦
荒唐 辛酸 烦琐 刊物
需要积累的部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为】是。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启示: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学习上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天资聪敏而又喜爱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启示:告诫我们在学习上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这里读作zhì,记住的意思。
【厌】满足。
【诲】教诲。
【倦】倦怠,疲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
启示: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精神,以及教诲别人的态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勤勉。 【求】求取。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通过勤奋敏捷而去求取知识的人。
启示: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及】追赶。
【恐】担心。
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总会担心丢掉什么。
启示:告诫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上进心。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终日】整天。 【益】好处。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启示:告诫我们只思考不学习是没有用的,只有学思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鉴:镜子。 徘徊:来回走动。 渠:它,指方塘。
清如许:这样清澈。 为:因为。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整首诗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喻读书体会,说明正像源源不断地活水使池水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观书有感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
译文: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下列句子把书比喻成了什么呢?
词句段运用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就去想去的故地。
——把书比喻成“长生果”。
——把书比喻成营养品。
——把书比喻成朋友、故地。
照样子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1、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3、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
4、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连句成段的做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是方位,还是“总分”等。)
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
第五步: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的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
练习题
( )最后,太阳好像害羞了,很快不见了。
( )五点半左右,日食开始了。
( )渐渐地,圆圆的太阳只剩月牙儿那么一块儿了。
( )太阳红着脸,不时地在云层中躲来躲去,像是在拼命逃脱追捕。
( )可是每躲一次就被“吃掉”一块。
( )我想妈妈平时很忙,回家还得给我做饭,我为什么不能学着做一做,让妈妈一下班就吃上饭呢?
( )中午,我放学回家,妈妈还没下班。
( )火很旺,不久,锅里的水就“咕嘟咕嘟”地响了。
(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淘起米来。
( )过了一些时候,我闻到一股饭香,揭开锅盖一看,饭做好了。
( )淘了两次,我才把米捞到锅里,然后添上水,把锅放在火炉上。
( )我等到水开了,就把火弄小一点,将它慢慢焖干。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颜真卿
《多宝塔碑》
柳公权
《玄秘塔碑》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