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1、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生态系统是( )
A、捕食者和寄生生物较少的生态系统
B、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相等的生态系统
C、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生态系统
D、生物种类较多的生态系统
2、下图中,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B为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图中A显示: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B、图中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图中A显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为10%~20%
D、图中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一般都具有稳定性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相对稳定
C、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如下图的数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B、3、4月份甲种群数量下降是由于乙的数量减少
C、甲、乙两种群的变化周期是12个月
D、人为消灭乙种群,则甲种群数量将不断增加
5、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
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
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易遭病虫害
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
6、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的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7、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 D、限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8、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具备的特征是( )
①该系统处于幼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 ②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 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9、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
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
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
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10、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
B、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
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
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增加
11、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12、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13、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14、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强。因此本题答案是D。
答案:D
2、解析: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 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大量输入,不能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自给自足。
答案:B
3、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并不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的。
答案:A
4、解析:A项,甲、乙两曲线是捕食关系。B项,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甲种群数量减少,是因为乙数量增多。D项,人为消灭乙种群,则甲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但不能无限度地不断增加,增加到一定值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甲种群数量又会下降。
答案:C
5、解析:人工林由于其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弱。
答案:B
6、解析:A项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B项和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抵抗力稳定性;只有D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D
7、解析:要采取措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而且干扰甚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这个措施是不可取的。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不能使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这个措施也是不可取的。限制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反而降低了稳定性,这是因为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使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是营养结构更趋复杂的过程,所以演替的过程一般是其稳定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不是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才能使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大,从而使其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答案:C
8、解析: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从发展阶段上看,只有发展到成熟阶段,才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2)从结构上看,该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有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从功能上看,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4)从形成原因上看,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从机能上看,该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9、解析: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只具有水平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群落甲变化较大,群落乙变化较小。群落甲和乙都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只是乙的缓冲能力大些,甲的缓冲能力小些。群落中任一物种消失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10、解析: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从题图可知,B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从题图可知,尽管A种群的个体数最少,但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最少,如一棵大树上,某昆虫的数量可成百上千,但它们的总能量肯定少于大树的能量,所以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1、解析:外来物种大多会因缺乏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根据当地情况科学引入外来物种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本题中的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形成的是竞争关系,本地植物因不能获得阳光而死亡。
答案:A
12、解析: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状态,首先要恢复原来的无机环境,回填原来的地表土壤;其次是栽种当地原来生长的植物;三是避免人类因素的干扰,三者缺一不可。
答案:D
13、答案:(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14、答案:(1)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
(2)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