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海南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海南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2 15: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地理图册 七年级第一学期》中的“海南省”图和课本中的“海南省简图”,了解海南省的范围和纬度位置。
2.联系前面学过的第三章“气温和降水”的内容阅读本课的图、文资料,了解海南省的气候特点及在该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
3.掌握图表的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地理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掌握海南省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等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教师简单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通过提问抽查学生掌握情况。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海南省的相关内容,教师板书课题: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二、新课讲授
(一)知识点一:海南岛简介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请学生说说海南省的经纬度位置。
2.过渡: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海南省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岛,在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单位中,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澳门等几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以外,海南省的陆地面积是最小的,但是海南省南北所跨的纬度却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位居第一。(板书:面积最小、我国第二大岛)
3.地形
了解了位置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地形。
同学们看一下海南省的轮廓,回答问题: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讲:海南省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板书:跨纬度最大)
4.景观(板书:景观)
自然也不能错过了海南省的美丽风景,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1)自然景观。(板书:自然景观)
讲:先来看一下河流,海南岛上的河流多而短,呈放射状分布。
其次是山地和丘陵,海南岛多山地和丘陵,最高的山峰为五指山,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板书:五指山)
(2)气温与降水。(板书:气温与降水)
气温:请同学们翻看课本。
提问:这几张图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怎样的气温特点?看完课本请同学们告诉我内蒙古有哪些气候?(长夏无冬、热带季风气候)
讲:海南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最冷月(1月或2月)平均气温在16度以上。1月份时,我国北方冰天雪地,海南岛上却温暖如春,而在西沙群岛上更是如同夏季。(板书: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
提问:反映降水有何特点?(降水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5.总结
提问:大家还没有忘记刚才的那个问题吧!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南省的气温与降水情况,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答:海南省的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第二年4月为旱季。
(二)知识点二:海南省的人文风情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海南省的人文风情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
三、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海南岛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分析这些经济经济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点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谈一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了海南省的位置及气候和降水等内容,课后同学们查找一下海南省的相关材料,拓展自己的地理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