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四课第3课时唱歌《卢沟谣》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五上第四课第3课时唱歌《卢沟谣》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9-26 17: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唱歌《卢沟谣》教学设计
课题 唱歌《卢沟谣》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卢沟谣》采用中国五声调式写成,全曲仅有八句歌词,用简单、清新的言语呈现出卢沟桥百年的变迁。作品包括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包括四个乐句,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并加入二部合唱形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结束句做了扩充。这首作品在2011年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众最喜爱的10首爱国主题新歌”之一,同时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进入前十名。整首作品用简单的话语、平实的旋律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传承民族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艺术表现: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创意实践:简单的了解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学习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和力度来感受和理解歌曲。文化理解: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重点 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
难点 调整学生唱歌时的声音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教师: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 (卢沟桥)师:欣赏的同时有这样两个问题,这是什么桥?这座桥建于那一年,距今多少年的历史?观看视频,了解卢沟桥。师:卢沟桥,它建于1189年,至今800多年的历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今天我们就学习与卢沟桥有关的歌曲《卢沟谣》。板书课题:《卢沟谣》 观察图片思考交流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齐读课题 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面课程的讲解。观看视频,简单直观的了解卢沟桥。
讲授新课 卢沟桥背景了解。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把握歌词的内涵。师:同学们了解卢沟桥背后的故事吗?课件展示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拓展延伸:播放视频了解卢沟桥历史。下面我们欣赏歌曲《卢沟谣》。播放视频。思考:谁能告诉大家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歌曲简介。《卢沟谣》只有8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词作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作者介绍。鄂矛,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中共党员。黑龙江哈尔滨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曲团钢琴演奏员。2012年9月24日,李明圣作词、鄂矛作曲的童声合唱《卢沟谣》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歌曲奖。5、阅读歌词,把握歌曲的内涵。(1)朗读歌词,了解歌词内容。了解每段歌词中提及的特色景点和独特景象。图片展示:永定河、宛平城、水清月圆……拓展延伸:卢沟晓月注意把握好歌曲的节奏。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学生提问歌词的不懂之处,再作以解答。学唱旋律师:卢沟桥不但记载了中国厚重的历史,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充满生命力的民族,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用“噜”模唱下面的乐谱。课件展示整首歌乐谱。聆听音乐,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音乐知识讲解: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倚音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歌声表现出来。师:请同学们随老师视唱下面的两段乐谱,请问这两段乐谱相比较,具有什么特点?(节奏快慢不一样。)7、学唱歌词,教师教唱,注意音乐符号的运用。第一段向我们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同学们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美丽的风景)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故事。(教师讲解:在这一句出现了 “反复记号”,它表示“在反复记号里面的歌词,要唱两遍”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愤怒一一宣泄,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得强了……)7、跟随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阅读课件,了解七七事变。观看视频。边听歌曲、边看歌谱,清楚地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感情。阅读课件,简单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阅读了解作者。学生阅读歌词,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课件展示了解歌词所描述的场景和意义。注意节奏强弱变化的感觉,体会歌曲节奏的特点。阅读理解音乐知识。视唱乐谱,感受乐谱的节奏变化。跟随老师指挥讲解演唱。尝试跟随伴奏演唱。 通过阅读拓展资料,了解卢沟桥背后的沧桑历史。观看视频,更加深刻直观的了解历史。通过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变化,初步简单的了解歌曲。通过介绍乐曲制作过程和创作初衷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歌词饱含了卢沟桥的百年变迁,表面用词简练,其中的寓意却很深刻。通过讲解歌词,让学生了解卢沟桥背后的历史,将爱国爱家的情感潜入内心深处,再由歌声释放出这种情怀。通过用“噜”模唱乐谱,引导学生实践去发现乐曲节奏的变化,感受音乐。继学生了解歌词的深度之后,对乐曲节奏再进行分析与练习,有助于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通过感受歌曲不同的情感表达,分两段进行演唱。总结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谈一谈演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如:当年中国人民抗击日寇,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险阻,他们都如此勇敢的去面对,去克服,最终取得了胜利,我岂能因为一点小事而犯难?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爱国主题歌曲,从歌曲节奏的快慢变化和情感的强弱变化感受历史。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方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歌曲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这首歌背后的历史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歌唱。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卢沟谣七七事变卢沟晓月、卢沟桥石狮铭记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