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3.4.18
一、选择题(单选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右下图是我国沿32°N所作的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青藏高原 B.②——塔里木盆地
C.③——华北平原 D.④——南海
3.此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A.地形类型特征 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 D.位置特征
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7题。
4.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5.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6.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7.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下面两幅图是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回答8~9题
8.关于两个工业区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冬季温少雨B.辽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C.鲁尔区年较差和日较差D.辽中南工业冬季温和少雨9.两工业区相同的发展区位条件是: A.内河航运便利??? B.丰富的铁矿???
C.水资源充足?? D.丰富的煤炭资源
10.读“我国秸秆单位播种面积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辽宁高于山东?? B.广东高于新疆??? C.重庆低于浙江?? D.四川低于湖南11.央视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至西藏阿里地区。有关这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都受寒潮影响????????? B. 夏季舟山气温高于阿里??????? C.城镇都沿山麓分布????????? D. 对外联系都以公路为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13.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C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
15.若③地的纬度较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
?
A.四川盆地?? B.渭河平原??????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
4为轮廓相似,纬度相当的两个海岛,据图回答问题。
16.关于两个海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将在A海岛建立卫星发射基地
B.B海岛上只有一个陆地自然带
C.两个岛附近都有暖洋流经过
D.两岛都位于大陆西岸板块的消亡边界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18.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 )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l9.建设新成渝铁路的重要意义有???(??? )?①缩短重庆和成都之间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营时间?②有利于完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网?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④促进区域内物资、人员的流动?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完成20~23题。
20.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排序是( )
A.abcd B.adbc
C.dbac D.dcba
2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
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22.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a——水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 D.d——煤、石油、水能
23.四大区域目前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a B.b C.c D.d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24—25题。
24.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
无关的因素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25. B处7月份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图 13 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3分)
(2)? 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3 分)
(3)? 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4)? 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27.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区或产业区,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文件,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左下图)。目标是把金三角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特色原材料生产基地。材料二: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右下图)
(1)材料一中,从石家庄经郑州、武汉到长沙,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从郑州往西安、兰州方向,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3分) (2)材料二中,反映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沿__________线发展,图中__________(城市名称)服务范围最大。(2分) (3)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分) 28.(10分)读图8和材料,回答下列问 冻土是指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近20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多年冻土迅速退化。??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应对措施。(3分)
(2)结合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分析①地区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3分)
由于俄罗斯土地租金便宜、产量远高于国内,东北农民从2005年开始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种大豆,种植面积达6000公顷以上。在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000万吨的态势下,去国外种大豆对农民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3)说明东北农民去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4分)
?
29.( 16 分)读图 10 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写表 2,比较“百色一南宁”河段与“桂平 — 梧州”河段的流向、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8分)
( 2)分析广西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条件和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5分)
?材料二: 2009 年 11 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表 3
( 3)结合表 3,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