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8-09 21:0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质量的定义、公式及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的认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质量的性质及测量
【学习难点】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前预习学案
自学课本第108—112页看看能不能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5、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6、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自我检测
1、 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 、 、 等,
它们同千克的换算关系是:1t= Kg  1g= Kg  1mg= Kg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 (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 的变化而变化。
4、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
5、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 ,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能,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4)使用时注意要“左物右码”。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合作,重点突破
(一)、质量的属性:
问题:(1)一块橡皮泥提问:(a)将它捏成不同的形状,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一组的课桌拿到另一组的课桌,它的质量变不变?:(2)装有冰块的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它的质量变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 、 和 的变化而变化。
(二)、质量的测量:
练习用天平测橡皮和铅笔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2、组间交流,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
归纳: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 上,用镊子将 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 (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反之,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 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 向 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 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友情推荐 天平调节使用歌:
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来向另一边转。针指中线才算完,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讨论:使用天平应注意什么?
3、小组讨论:
用天平如何称出小瓶中水的质量?
二、巩固检测
1、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是0.2kg的是 ( )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2、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 )
A. 48Kg B. 480g C. 4.8Χ1010mg D. 0.48t
3、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 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 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
4、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这时〔 〕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5、小军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他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此时,小军应将 向 侧调节。若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质量为25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g。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课后延伸学案
1、用天平称出质量是68.2g的药品.应在天平的 盘内顺序添加的砝码是 ;游码应放在 位置上(游标所在标尺的最大刻度值是5g)。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观察横梁是否平衡,其标志是 或 。
3、一架天平怎么调都不能将它调平衡,该天平其它部分完好,配套的砝码也是准确的。如何用它来准确的测量铁块的质量呢?说出你的办法。
4、今天的实验中所测量的铝块、铁块、铜块体积大小是一样的,但它们的质量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试着做出解释。
【学习反思】
(徐登怀 2013.8)
第二节 密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密度意义及其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
【学习重点与难点】
密度及其性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
自学课本第113—116页看看能不能完成下列问题:
1.同种物质制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是否相同?
2.什么是密度?它的单位有哪些?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3.你能说出水的密度值吗?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自主学习课本115页例题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探究,重点突破: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看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直尺测量它们的边长,计算体积V,并把m与V的数值填入下列表格中。
质量m(kg) 体积V(cm3) 比值(m/V)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铝柱5
铝柱6
以质量m为纵坐标,以体积V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画图像。
结论:铝块的质量跟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点拨: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一个表面是银的实心汤勺,质量是52.5g,把它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从30mL上升到了50mL处,此汤勺是银制成的吗 (已知银的密度: ρ=11.3×10 kg/ m )
三、【达标检测】
1、 铝的密度是2.7×103kg/ m3,读作 。它物理意义是 。
2、一支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4、对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一只瓶子能装2kg酒精(ρ=0.8×103kg/ m3),如果用来装满水,那么瓶内水的质量( )
A.小于2kg B.大于2kg C.等于2kg D.无法判断
6、一辆油罐车装了30m3的石油,小明想测量石油的密度,从车上取出30mL石油,测得它的质量是24.6g。求:(1)石油的密度。(2)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
7、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6g,体积是60 cm3,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体积是多大?
课后延伸学案
1.一块冰融化成水以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大 B.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C.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2.金属锇的密度为22.6×103kg/m3,中子星每1cm3的质量103g.脉冲星核的密度为1015g/cm3,超巨星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 17万分之一.上述物质密度最大的是( )
A.超巨星 B.脉冲星核 C.中子星 D.金属锇
3.有四个用同一物质制成的相似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4.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如图右图所示,某城市有座大理石雕像,已知其质量为18.7t,密度约为2.8×103kg/m3. 则体积约为 。
6.医院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5 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 kg/m3.
7.小明家使用瓶装煤气,瓶的容积为 0.015 m3,冬季换气时55元/瓶.暑假的一天小明发现煤气价格跌至51元/瓶,而刚刚报纸上报道油气价格上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0.8×103 kg/m3.经过计算他终于明白了原因.试帮他计算和回答:
(1)冬季和夏季一瓶煤气的质量各多少千克?
(2)以质量计价,冬季煤气价格是多少元/千克?
(3)若油价未变,夏季煤气应为多少元/瓶?
(4)小明家暑假装的这次煤气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
【学习反思】
(徐登怀 2013.8)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量筒使用;掌握测量密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和难点】
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密度测量。
课前预习学案
自学课本第117—119页,完成下列问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什么?
形状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如何测量?
如何测出物体的质量?
预习检测: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 和 。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 ,体积是 ,密度是 。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 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 中一部分,读出 内液体的 ;③称出 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 。
5、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合作,重点突破
1、量筒的使用:
a、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是: 。
b、测量液体体积要用 。课本想想做做中的几个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 。注意: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量筒中凹液面的最底部相平!
c、动一动:请拿起量筒观察其量程是 ,分度值是 。倒上适量的水读出其体积为 。讨论一下:如何利用量筒和水测出一个空墨水瓶的容积? 。
2、合作探究:
如何利用量筒和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或金属块)的体积?你有方法了吗? 。赶快试一试。
a、量筒中水的体积 b、水和石块(或金属块)的总体积 c、石块(金属块)的体积 。讨论一下:如果是木块或石蜡块等密度较小的物体,它不能自己沉入水中,你打算怎样测出它的体积?同学们交流一下方法并试一试。

3、实验探究1:测量盐水的密度:
a、原理: b、用到的实验器材:
c、你打算如何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
d、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e、分析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4、实验探究2:测量石块(金属块)的密度:
a、原理: b、用到的实验器材:
c、你打算如何测出石块(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d、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二、拓展延伸:
请利用天平、量筒、烧杯粗测出细沙或小米或油菜籽的密度。同学们交流一下方法。
三、达标训练:
1、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 )
A.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
B.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C.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D.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
2.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_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ml.
3、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华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测量数据。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倒出适量油后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油的密度(g/㎝)
16.8
4、有一个金属螺帽(直径小于2cm),可能是铜、铁或铝制成。请你制定一个测定该金属螺帽密度的实验计划:
⑴除被测的金属螺帽外,还需要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⑵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是:(用适当的字母表示需要记录的物理量)
⑶金属螺帽密度的表达式:ρ= 。
5、试一试:如果没有量筒,只有一个空瓶、天平和足够多的水。你能不能想办法利用这些器材测出食用油的密度。
请尝试:(1)写出实验步骤
(2)用有关的字母表示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
课后延伸学案
1、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1)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
B.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 cm3
C.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28g
D.将矿石浸没在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25 cm3
E. 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矿石的密度:
物理量 矿石的密度kg/m3
数 据
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V乙
3、小星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_____。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上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ml/g 量筒中油的质量m2/g 量筒中油的体积V/m3 油的密度ρ/g·cm-3
112.5        
【学后反思】
(徐登怀 2013.8)
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理解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与难点】
密度与物质鉴别,水的反常膨胀。
课前预习学案
自学课本第120—123页看看能不能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什么?
3.知道物质的密度,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预习检测:
1、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从而向 运动;而周围温度 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
3、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 ,而质量保持 ,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 有关。
4、密度的应用:
(1) 利用公式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 求质量。
(3)利用公式 求体积。
5、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 )
A.不导电  B.体积大  C.比热容小  D.密度小
6、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
A.铜的体积比铝大 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 D.铜受到的浮力比铝大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有什么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合作,重点突破
(一)密度与温度:完成课本P120想想做做探究实验,解决以下问题:
1、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体积越 密度越 。
2、风是如何形成的?空气因受热体积 ,密度变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
3、风力有哪些应用: 。
(二)、物质的鉴别:
我们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经测量它的体积为0.57dm3.请问: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写出你的具体判断方法。
二、 巩固提高,达标测试
1、一块体积是200cm3、质量为540g的金属块,把它切掉1/3后,余下部分金属块的密度是( )
A.2.7×103kg/dm3 B.2.7g/cm3 C. 1.8 kg/m3 D. 4.05×103kg/ m3
2.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 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 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3、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 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
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4. 质量是200g的瓶子,盛满水后的质量是700g,若用这个瓶子盛满某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是80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课后延伸学案
1、物理与我们生活联系紧密,物理就在身边,请你列举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不少于3个。(开放性题目)
① ;
② ;
③ 。
2、由于水的 ,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水却保持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
3、收购员以马铃薯为原料制作淀粉,在选购马铃薯时,需测出马铃薯的密度,从而根据表格确定马铃薯的含淀粉量和收购价。
马铃薯的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含淀粉量(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千克) 0.40 0.44 0.50 0.60 0.80
(1)根据上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马铃薯的质量可用 测出,体积可用 法测出,密度根据公式 求出。
4、现在有实验室有一个瓶子最多能盛2kg水或1.6kg的某种液体,请计算出瓶子的容积是 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5、右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知,水在 时的密度最大.
【学后反思】
(徐登怀 2013.8)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一、复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会正确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
按照下表所列的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友情提示:请自主完成,并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
密度
三、自我检测
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2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4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5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张桌子 D.一头牛
6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 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7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 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 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 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8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你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四、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比比看谁找出的问题最多。
课内探究学案
一、实验探究,重点突破(学习要求: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
测量质量的方法:使用 测量
测量体积的方法:
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 间接测出其体积;
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 或量杯采用“排液法”测体积。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即ρ固<ρ液 =时,可用“ ”——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 ”——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注意:1mL=1cm3=10-6m3, 1 L=1dm3=10-3m3
密度的测量:
①原理:
②方法: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ρ= 计算得到ρ。
密度测量的常见方法:
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
步骤:
密度表达式:
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如木块)的密度:
器材:
步骤:
密度表达式:
注意:在测固体的密度时,在实验的步骤安排上,都是先测物体的质量再用排液法测体积。如若倒过来,则会造成固体因先沾到液体而使得质量难以准确测量。
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
步骤
密度表达式:
注意:测量液体的密度,通常人们习惯于:先用烧杯称量液体的质量,然后将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测量其体积,由此算出密度。这种方法的一个弊端是:烧杯里的液体是无法完全倒尽到量筒内,从而造成体积测量的不准确,引起密度较大的误差。
二、典题精讲(学习要求:先独立完成,之后小组内交流,并进行展示)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 9 ×103kg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例2: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动员,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算出其中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3m3,则该头鲸鱼的质量约为( )
A.3×102kg B.3×103kg C.3×104kg D.3×105kg
例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
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
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
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
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达标检测
1.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测出了玩跳棋用的玻璃球(直径约1cm)的密度。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为:托盘天平、砝码、小烧杯、溢水杯和和足量的水(水的密度ρ水为已知量)。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大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让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5个玻璃球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④在溢水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让水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将烧杯放大溢水口下方,将已测出质量的5个玻璃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进入烧杯
⑤用天平测出溢出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⑥整理器材,计算出玻璃球的密度
问题:(1)小赵计算玻璃球密度的表达式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赵用了5个玻璃球,而不是1个玻璃球,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课后延伸学案
1、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2、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点上;
(2)调节天平横梁右端螺母;
(3)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
(4)根据估计用手将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并观察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有三个步骤中各有遗漏和错误。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这些遗漏和错误步骤的序号,并在横线上加以补充或纠正:
A.
B.
C.
4、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下面的操作有哪些是必要的,请你把必要的操作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量筒的质量为200g
向量筒中倒进一些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15cm3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28g
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25cm3
将必要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相应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请你把必要的物理量和数据填入下表中,并求出矿石的密度:
物理量                  矿石的密度kg/m3
数据
【学后反思】
(郑素芹 2012.8)
倒出油
的刻度
图10-20







1、定义:2、单位:3、属性:4、常见物体的质量:
5、测量
1、工具
2、天平
1、定义:
2、特性:
3、公式: 。
4、单位: 、 。换算: 。
5、单位的物理意义: 。
6、水的密度: 。物理意义 。
7、密度与温度关系: 。
(1)进行鉴别物质:
(2)求质量:
(3)求体积:求厚度、求长度、判别个数
(4)判断空心、实心问题:
(5)混合问题:
8、密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