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0 19:58:23

文档简介

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同步测试
生物学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1七上·抚远期末)显微镜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只有目镜 B.只有物镜 C.目镜和物镜 D.反光镜
2.(2021七上·潞城期末)下列探究器具都属于解剖器具的一组是(  )
A.烧杯 B.镊子、刀片
C.酒精灯、钥匙 D.天平、放大镜
3.(2020七上·临西期中)如果你想仔细地观察蚂蚁,你会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天平 D.镊子
4.(2022七上·封开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2.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5.(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实物倒像
B.对光时,光线太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C.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D.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6.(2022七上·禅城期末)显微镜配有以下几组镜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镜头②③视野最明亮
B.①可以与图中任意镜头组合进行观察
C.①⑥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D.用③⑤组合视野范围最广
7.(2021七上·伊通期末)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物像清晰度
8.(2021七上·佛山月考)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换用高倍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9.(2020七上·临西期中)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器具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
B.培养皿用来进行细胞和组织培养
C.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D.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0.(2020七上·百色期中)下列是中学生物实验或调查常用的器材,请将各器材的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A   B   C   D   E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1.(2021七上·揭西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   ]   ;
(2)当[   ]   转动时,可使镜筒作很少范围的升降;
(3)当[   ]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12.(2021七上·松原期中)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____]内填序号,____ 内填文字。)
(1)显微镜结构中起放大物像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能使镜筒快速升降的结构是[   ]粗准焦螺旋。
(2)在对光过程中,转动[   ]转换器,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填“低倍”或“高倍”)
(3)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倍。
(4)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   上。
(5)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转动[⑦]   进行调节。
(6)假如看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    方移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与被观察的最接近,可以将观察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所以,显微镜对物像具有放大的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烧杯属于通用器具,A不符合题意。
B.镊子、刀片属于解剖工具,B符合题意。
C.酒精灯属于加热器具,钥匙属于通用器具,C不符合题意。
D.天平用于称量,属于称量用具;放大镜属于观察器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显微镜和放大镜属于观察仪器;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镊子是用于夹取块状药品、金属颗粒、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取用的一种工具。蚂蚁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蚂蚁,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蚂蚁。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25倍,D选项放大200倍,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物像比实物大的多,A不符合题意。
B.对光时,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C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6.【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C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低倍镜下看到的范围大、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所以,题图六个镜头中,①5×的目镜和⑥4×的物镜组合后,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范围最大、细胞最小、数量最多、视野最亮,A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题图中①②⑤是目镜,③④⑥是物镜。因此,①只能与③④⑥镜头组合,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8.【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更换物镜应该转动转换器来完成,不能掰物镜,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不符合题意。
C.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不符合题意。
D.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故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方移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9.【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酒精灯用于加热,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是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可用来盛放培养液和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细微结构,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可观察到的细微的物体,C符合题意。
D.载玻片是在实验时用来放置实验材料的玻璃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呈长方形,较厚,透光性较好;盖玻片是盖在材料上,避免液体和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的玻璃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呈正方形,较薄,透光性较好。因此托载标本的玻璃片是载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10.【答案】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培养皿;放大镜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三角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其中观察器具:放大镜等;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解剖针等;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图中A是烧杯,B是酒精灯,C是胶头滴管,D是培养皿,E是放大镜。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1)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11.【答案】(1)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
(3)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13;镜臂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9反光镜。
故填: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11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若显微镜下物像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故填:12细准焦螺旋。
(3)当转动1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4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故填: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取显微镜时,右手握13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实验桌的偏左下方,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故填:13镜臂。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毫米处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再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2.【答案】(1)⑥
(2)②;低倍
(3)200
(4)物镜
(5)细准焦螺旋
(6)右上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压片夹,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1)显微镜结构中起放大物像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具有升降镜筒作用是⑥粗准焦螺旋和⑦细准焦螺旋,其中⑥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大,能使镜筒快速升降。
(2)在对光过程中,通过转动具有调换物镜作用的②转换器,选择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3)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现在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200倍。
(4)污点的判定:视野中的污点出现的位置可能是目镜、物镜和装片。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没动,则污点在物镜上。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在视野中已经找到了观察物,想要使物象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⑦细准焦螺旋。
(6)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 / 12022年初中生物学冀少版七年级上册1.1.1《走进生物实验室》同步测试
生物学考试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1七上·抚远期末)显微镜中,对物像起放大作用的是(  )
A.只有目镜 B.只有物镜 C.目镜和物镜 D.反光镜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与被观察的最接近,可以将观察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所以,显微镜对物像具有放大的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2021七上·潞城期末)下列探究器具都属于解剖器具的一组是(  )
A.烧杯 B.镊子、刀片
C.酒精灯、钥匙 D.天平、放大镜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烧杯属于通用器具,A不符合题意。
B.镊子、刀片属于解剖工具,B符合题意。
C.酒精灯属于加热器具,钥匙属于通用器具,C不符合题意。
D.天平用于称量,属于称量用具;放大镜属于观察器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2020七上·临西期中)如果你想仔细地观察蚂蚁,你会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天平 D.镊子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显微镜和放大镜属于观察仪器;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镊子是用于夹取块状药品、金属颗粒、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取用的一种工具。蚂蚁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蚂蚁,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蚂蚁。
故答案为:B。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4.(2022七上·封开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细胞数目最多(  )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2.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25倍,D选项放大200倍,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5.(2021七上·重庆期末)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实物倒像
B.对光时,光线太强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C.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D.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物像比实物大的多,A不符合题意。
B.对光时,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C符合题意。
D.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6.(2022七上·禅城期末)显微镜配有以下几组镜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镜头②③视野最明亮
B.①可以与图中任意镜头组合进行观察
C.①⑥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D.用③⑤组合视野范围最广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C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低倍镜下看到的范围大、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所以,题图六个镜头中,①5×的目镜和⑥4×的物镜组合后,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范围最大、细胞最小、数量最多、视野最亮,A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题图中①②⑤是目镜,③④⑥是物镜。因此,①只能与③④⑥镜头组合,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7.(2021七上·伊通期末)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物像清晰度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8.(2021七上·佛山月考)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
B.换用高倍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C.转动凹面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更换物镜应该转动转换器来完成,不能掰物镜,不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不符合题意。
C.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不符合题意。
D.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故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方移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9.(2020七上·临西期中)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器具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
B.培养皿用来进行细胞和组织培养
C.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D.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A.酒精灯用于加热,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是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可用来盛放培养液和培养基,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细微结构,放大镜用于观察肉眼可观察到的细微的物体,C符合题意。
D.载玻片是在实验时用来放置实验材料的玻璃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呈长方形,较厚,透光性较好;盖玻片是盖在材料上,避免液体和物镜相接触,以免污染物镜的玻璃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呈正方形,较薄,透光性较好。因此托载标本的玻璃片是载玻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0.(2020七上·百色期中)下列是中学生物实验或调查常用的器材,请将各器材的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A   B   C   D   E   
【答案】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培养皿;放大镜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工具
【解析】【解答】生物实验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三角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其中观察器具:放大镜等;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解剖针等;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等;通用器具:烧杯、试管、研体、培养皿、滴管、药匙、试剂瓶等,图中A是烧杯,B是酒精灯,C是胶头滴管,D是培养皿,E是放大镜。
【分析】常用的探究器具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观察器具、解剖器具、计量器具、加热器具和通用器具等.
生物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1)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故解剖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1.(2021七上·揭西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   ]   ;
(2)当[   ]   转动时,可使镜筒作很少范围的升降;
(3)当[   ]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答案】(1)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
(3)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13;镜臂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镜臂、14镜柱。
(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9反光镜。
故填: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11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若显微镜下物像不够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
故填:12细准焦螺旋。
(3)当转动1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4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故填:11粗准焦螺旋;4物镜。
(4)取显微镜时,右手握13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实验桌的偏左下方,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故填:13镜臂。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毫米处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再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12.(2021七上·松原期中)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____]内填序号,____ 内填文字。)
(1)显微镜结构中起放大物像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能使镜筒快速升降的结构是[   ]粗准焦螺旋。
(2)在对光过程中,转动[   ]转换器,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填“低倍”或“高倍”)
(3)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   倍。
(4)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   上。
(5)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转动[⑦]   进行调节。
(6)假如看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想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    方移动。
【答案】(1)⑥
(2)②;低倍
(3)200
(4)物镜
(5)细准焦螺旋
(6)右上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压片夹,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1)显微镜结构中起放大物像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具有升降镜筒作用是⑥粗准焦螺旋和⑦细准焦螺旋,其中⑥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较大,能使镜筒快速升降。
(2)在对光过程中,通过转动具有调换物镜作用的②转换器,选择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3)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现在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200倍。
(4)污点的判定:视野中的污点出现的位置可能是目镜、物镜和装片。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污点都没动,则污点在物镜上。移动临时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在视野中已经找到了观察物,想要使物象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⑦细准焦螺旋。
(6)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