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组名: 姓名: 日期: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课题 《散步》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阅读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语言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感受亲情的珍贵。
导读指导 独 学 ︻ 5 + 3 分 钟 ︼ 1、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2、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第二个契机是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柯尔特先生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家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①霎( shà)时 ②chāi( 拆)散 ③委qū(屈) ④水波lín lín(粼) (粼) ⑤各得qí(其)所2、整体感知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儿子、妻子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 地点 )( 人物 )( 起因 )( 经过)( 结果) 随堂笔记:随堂笔记:
群学+展示︻15+22分钟︼巩固练习 展示组评价标准仪容仪表(0-2分)吐字情感(0-2分)展示内容(0-4分)参与程度(0-2分)加分(1分)分值评价组评价标准仪容仪表(0-2分)吐字情感(0-2分)评价内容(0-4分)参与程度(0-2分)加分(1分)分值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这件事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怎样解决的 结果又是怎样?2、假如你是文中的爸爸(或者妈妈、 奶奶 、儿子),请选择一个叙述视角,把当时散步的情景简单叙述一下。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这是一个和美的家庭,如果你手上有一束花,你打算送给哪一位家庭成员呢?请给出送花的理由!(结合文章内容来说)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3、朗读最后一段,感悟“……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4、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探究技巧
你能发现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吗?(活学活用):
(1)我发现:本文选取了祖孙三代 这样一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这一重大的主题,这是采用了 的写法。
(2)我发现:文中通过对母亲进行 和 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对孙子的喜欢与爱护,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恰当的描写很重要。
【温馨提示】典型的细节:一个眼神,一个背影,一句话……都是感人至深的,我们在写作中要有善于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做到细微处见真情。仿写训练: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它不应该只是母亲给我编织的暖暖的毛衣,它还应该是我给母亲捶背时的双手;它不应该只是 ,它还应该是 ;它不应该只是 ,它还应该是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
1、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 和 。
2、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3、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a我说:“走大路。” b(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作业设置】 回家为自己的长辈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 …并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自创答词稿:作业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