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5)
1.(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应和(huò) 干涩(sè) 慈爱(cí) 翩翩起舞(biān)
B.看护(kàn) 菜畦(wā) 倾诉(qūn) 咄咄逼人(duō)
C.济南(jì) 溪水(qī) 嘹亮(liáo) 终年贮蓄(chù)
D.窠巢(gě) 静谧(bì) 撑伞(zhǎng) 召开会议(zhāo)
2.(本题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苍海 烘托 丰茂 花枝召展 B.摇蓝 宛转 宽敞 水何淡淡
C.碣石 稀疏 天崖 红波涌起 D.枯藤 镶上 蓝天 津津有味
3.(本题2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怎么教育孩子,因人因事而异,但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个底线。就是不能以伤害孩子的方式达到家长的目的,否则,只会南辕北辙,违背初衷。
B.学英语、做奥数、练书法,基础功课门门紧凑;弹钢琴、跳舞蹈、下围棋,兴趣才艺全面开花。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兴趣班、不停给孩子“打鸡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上有了专门的指代词——“鸡娃”。
C.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封闭式应试教育忽视教育规律,而政绩式教育伤害的则是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教育缺少了人文关怀,就不能给学生提供精神营养。
D.农村娃还在玩水、爬树、捏泥巴?不!他们正沉迷于刷快手、抖音找乐子,“打农药”“吃鸡”寻刺激,看直播、刷礼物图新鲜……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已明显高于城市孩子。
4.(本题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5.(本题2分)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出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B.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表现了老舍对济南山山水水的一往情深。
C.《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D.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6.(本题7分)课文内容识记填空。
①《天净沙 秋思》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揭示主题,表达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7.(本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子曰:“见贤思齐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此可见优秀人物、杰出人物对他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学习完本单元后,七年级某班就开展了“我心目中的杰出人物”综合性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下面是某学校对“十大杰出人物排行榜”的一个调查统计表,请结合相关数据,写出两条信息。
十大杰出人物排行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人都有自己景仰和崇拜的人。请仿照下面的例子,谈一谈你崇拜的人及崇拜的理由。(不少于50字)
示例:我崇拜的人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去,将水稻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两三百公斤提高到近千公斤,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 500亿公斤,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现代文阅读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8.(3分)本文是一篇_______ (写作特点)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________
9.(3分)品味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
10.(3分)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
11.(4分)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拾穗的脚步。
①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已是晌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阴凉。正是稻子收割的季节,空气中,散发着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的清香味,袅袅娜娜,沁人心脾。
②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那些黄澄澄的谷粒,在她心里,就像金子般地散发着眩目的光泽,熠熠生辉。
③只见母亲掺着一只篮子,目光在地下仔细寻找着。母亲岁数大了,眼睛早已模糊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到了田里,看到那些散落在田地里的稻穗,却一目了然,看得分外明亮。而我却看不见那些收落在稻田里的稻穗,看到的只是一簇簇稻茬。
④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我兴奋地撒着欢在稻谷飘香的稻田里四处奔跑。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
⑤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擦药水。”
⑥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么看见的?”
⑦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的稻穗?”
⑧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⑨此时,看着母亲顶着这么烈的太阳出来拾稻穗,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稻田里散落的这几根稻穗拾它干什么?现在生活比过去要好多了,家里米缸里,又不缺这几粒谷子,呆在家里休息多好。
⑩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
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块拾稻穗!”
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还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拾稻穗,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
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稻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这哪能看到那些稻穗。
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有种踏实和稳健。尽管艳阳高照,口干舌燥,可母亲依然不受干扰,她的心全部沉浸在这拾穗中。如果用“心无旁骛”这句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慌乱起来。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
我缺少的不是勇往直前的勇气,缺少的是这种沉稳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12.(4分)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事情 “我”的内心变化
回乡时看到母亲拾稻穗 ①
母亲要“我”拾稻穗 ②
③ 豁然开朗
13.(4分)文章第④一⑧段写“我”对小时候拾稻穗的回忆,这部分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14.(4分)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提示: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任选角度)
走着走看,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15.(4分)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题“拾穗的脚步”的理解。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节选自《苻子》)
16.(4分)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徙衽以从阴:________________ (2)及至暮:_____________
(3)而患露之濡于身:_______________ (4)其阴逾去:___________
17.(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8.(2分)郑入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9.(4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四、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2分)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点题。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这两句诗暗含了诗人旅途奔波之意。
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尾联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D.题目《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1.(2分)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五、作文(共50分)
22.在学校,在成长的过程中,同学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的缕缕关爱,我也不曾忘记……请以“拾起成长中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②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D
6. 小桥流水人家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7.(1)①毛泽东是大家心目中最杰出的人物。②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更能够被大家评为杰出人物。
(2)我崇拜的人是“沈飞”的总经理罗阳,他用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他以敬业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拼搏奋斗精神,组织实现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快速研究成果,特别是歼—15舰载机的成功着舰,开创了我国航母发展的新纪元。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罗阳这样的英雄,祖国的强盛离不开罗阳这样的贡献者。书写航空新篇章,仰望星空怀罗阳。
8. 写景抒情; 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
9.(1)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10.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温晴”。作者通过写济南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水来表现这一特点。
11.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12.①讶异(埋怨)②悻悻然(犹豫)③“我”学母亲拾稻穗
13.不能,插叙使文章更丰富,体现了母亲拾稻穗的脚步一贯如此,为后文“我”随母亲拾稻穗后顿生感悟做铺垫,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
14.示例一:三个“不再”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学母亲拾稻穗后的变化,写出了“我”由心浮气躁到豁然开朗的变化。
示例二:“忽然”体现了“我”学母亲拾稻穗后的茅塞顿开;“滋”表现了“我”此时的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之感。
示例三:“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与前文的悻悻然形成对比,写出了“我”学母亲拾稻穗后的情感变化,为后文写“我”的感悟做铺垫。
15.第一层含义是母亲与“我”拾稻穗时的脚步;第二层含义是生活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的人生态度。
16. 移动 到 苦于 离开
17.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18.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9.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要墨守成规。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20.C
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意思对即可)
22.范文:
拾起成长中的浪花
有喜有悲,有哀有乐,方为成长。
——题记
大海上翻腾着一朵又一朵雪白的浪花,那些浪花有大有小有缓有急,就像我的生活一样有喜有悲,有哀有乐。
记得在我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天空晴朗无云,阳光高照。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望着窗外那晴朗的天气,心里想老天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连天都变晴了,真好!
我找出一件新衣服穿上,因为今天是生日嘛,这个仪式感还是要讲究的。妈妈给我煮了一碗面条说:“今天你过生日,老祖宗有这个习俗,过生日吃长寿面,我们就该煮碗长寿面,让你平平安安,长命百岁。”我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面,抹了抹嘴,就想出去找小伙伴玩,被妈妈拦住说:“你怎么又要出去玩了,你昨天答应我写练习的,快去写练习!”我不满地反抗:“今天我过生日,可不可以不写作业,让我出去玩玩。”妈妈却认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胳膊拗不过大腿,在妈妈的高压下,我只得怏怏不乐地到房间里去做作业。
中午开饭的时间,我走到餐桌边,看看餐桌上我喜欢吃的菜一个都没有,更是不满地嘀咕:“我过场生日,竟然爱吃的菜一个都没有?”妈妈反驳我:“为什么过生日就一定要吃好的,我和你爸过生日的时候吃好的了吗?”我被说得哑口无言,就草草地吃了饭,走到客厅里,赌气躺到沙发上看起电视来,妈妈却走过来说:“你该去上葫芦丝课了。”我心底的不满被彻底激发,表面不敢顶撞妈妈,但用很生硬的态度反抗,心不甘,情不愿地背了葫芦丝就去上课。由于带着很大的情绪,我吹葫芦丝时连连出错,老师狠狠地批评我不专心,不认真,我的心冷到了冰点,我过个生日,人人都和我过不去,感觉连老天都乌云密布了。
迈着沉重的步子,我推开了我家沉重的大门,家里灯火通明,屋里传来长辈的谈话声,今天那么伤心的日子,他们一个个倒高兴得很。我伤心地走进屋子,一进去我就惊呆了,桌子上放着一个大蛋糕,厨房里飘着牛肉的香味,角落堆着很多礼物,这是什么节奏,这前后逆转也太大了……我一时反应不过来,愣在门口。这时妈妈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愣着干什么,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嘴上说着喜欢,我的心里却波涛汹涌,今天的经历也太曲折了吧,让我从很悲过度到很喜,如海上翻腾的浪花。
大海上翻腾着一朵又一朵雪白的浪花,犹如我们人生曲折的经历,正是这些浪花,才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多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