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8-11 06:5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能从分子、原子角度揭示化学反应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新课探究】 目标一 一——能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认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方案 白磷燃烧
实验现象 ①产生大量的 , ②放出大量的 , ③气球先 后 , ④冷却后称量,天平 (填“仍”或“不”)平衡。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动动脑想一想:
(1)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其目的是 。
(2)玻璃管上端系一个气球,作用是 。
实验探究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方案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①铁钉表面有 色固体生成, ②溶液由 色逐渐变为 色, ③天平 (填“仍”或“不”)平衡。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通过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我会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
自我检测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00g水蒸汽经过冷凝生成的液态水的质量等于100g。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现有31g红磷与4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__ __g。
3、若现有51g红磷与40g氧气充分反应,还剩余20g红磷,则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____g。
4、6g的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 g ,则有_ ___g 氧气参加反应。
我深学 :目标三 一——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及存在的问题
实验探究三: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方案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 ①反应产生大量 色 , ②粉末逐渐 ,甚至“消失”, ③反应后天平向 倾斜。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动动脑想一想:
1、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由此证明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本实验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2、已知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 + O2 Mg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 。(填“<”、 “>”或“=”)
实验探究三: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方案 镁条燃烧
实验现象 ①镁条剧烈燃烧,发出 光, 产生大量 ,生成 色固体, ②放出大量的 , ③天平向 倾斜。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石棉网和镁条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石棉网和白色固体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动动脑想一想:
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由此证明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本实验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我会学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
2、 “参加”:参加了化学反应的物质。反应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质量 (能或不能)纳入计算。
3“总和”意味着 都计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 的容器中进行。
我博学:目标二 一——能从分子、原子角度揭示化学反应实质,认识质量守恒的原因。
2、本质原因:
【随堂练一练】
1、请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大?
2、将15.8克的KMnO4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2克,则生成了氧气质量 为 克。
3、蔗糖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高温条件下有化学变化:蔗糖 二氧化碳+水;由此可知,蔗糖一定含有 元素。
【课后练一练】
一. 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慢慢变短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 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2. 在化学反应A + B C 中,1.5g A 与适量的B 充分反应生成9.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 3g B 9.5g C 8g D 4g
3.n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 A.(n-m)g B.(m+2)g C.(m-2)g D.(n+2-m)g
4.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H3 C、N2 D、NO2
二.填空题: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1)待测的值为 g
(2)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6.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__元素。
三.简答题
7.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四.拓展题
10.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1)该物种含碳元素 g,含氢元素 g。
(2)该物质中 (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g(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