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绿色行动——《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呈现了一幅小朋友赶海的情境图,通过提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引发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学生通过探究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熟练计算。
2.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培养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观看算筹计数和运算的微课,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文化,沟通筹算和竖式计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 26+12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同学们,咱们的家乡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让我们通过情境图,一起去看一看几个小朋友赶海的情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生 1: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谈话:它提的是一个数学问题,认真思考,找一找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预设生 2:小红捉了 12只螃蟹,小刚捉了 26只螃蟹。小云捉了 11只虾,小明捉了 23只虾。
谈话:你真了不起,找到的数学信息真完整。
谈话: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 1:小红和小刚一共捉了多少螃蟹 预设生 2:小云和小明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谈话:这两个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首先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板书。)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由美丽的大海的引入,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老师引导孩子完整表达和梳理数学信息,引导孩子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有的放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吗?
预设生 1:小红捉了 12只螃蟹,小刚捉了 26只螃蟹。小红和小刚一共捉了多少螃蟹 谈话: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生:“26+12=”。(师板书:26+12=)
谈话:为什么要用 26加 12?预设生:求一共就是要用加法计算。谈话:要求螃蟹的总数,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列加法算式。26加 12等于多少呢 预设生:38。
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谈话:有的同学说等于 38。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好吗 小腰板,挺起来!我们一起来看活动要求:可以摆小棒、拨计数器、在探究单上圈一圈、算一算。每行四个同学为一组,待会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
谈话:老师发现这位同学用了摆小棒的方法,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样想的?预设生:先拿出 2捆小棒再数出 6根,又拿出 1捆零 2根小棒,谈话:你是怎样算的?预设生:2捆和 1捆合起来是 3捆,20+10=30;6根和 2根合起来是 8根,6+2=8;30+8=38。(学生一边说,一边圈)
谈话:同学们看,刚才我们把 26+12变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最后再合起来,这样是不是很简单啊?这真是个好办法,这就是常用的转化的方法。
谈话:不少同学用了拨计数器的方法,谁想上来展示一下?预设生:我先在十位上拨 2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 6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拨 1个珠子,谈话:大家看现在是多少?预设生:36谈话:怎么算出来的?预设生:26+10=36预设生:接着在个位上拨 2个珠子。谈话:也就是计算?预设生:36+2=38谈话:请回。现在老师把我们刚才拨计数器的过程展示出来贴在黑板上。同学们看!在这里,我们把 26+12变成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也是用了转化的方法!
算法沟通,新旧转化
谈话:还有的同学用了算一算的方法,请看大屏幕! 大家看,这种算一算的方法和我们常用的横式有什么不同呢?预设生:这里两个加数是竖着写的。
谈话:这种方法就是竖式,也就是我们说的笔算。请你介绍一下这道竖式你说怎样写的?预设生:先写 26,再写加号,再写 12,画横线,先算 20+10=30,再算2+6=8。(如果学生横线没用尺子,就帮助他改正,请同学们都自纠自查)
谈话:这位同学先算十位,有不同的算法吗?(可以 2位同学展示)预设生 2:先算 6+2=8,再算 20+10=30。
谈话:同学们看!(手指着竖式)这个 12里的 1为什么对齐 2,2为什么对齐 6呢?预设生: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谈话:回顾我们刚才摆小棒和拨计数器,都是几个十和几个十摆在一起,几个一和几个一摆在一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道竖式。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 26,加号写在左下角,12写在哪里?预设生:1对齐 2,2对齐 6。谈话:1对齐十位,2对齐个位。这个等号我们在竖式中用横线来表示,同学们画横线一定要用尺子,这样横线就会画得又清楚又漂亮。我们今天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方法,用竖式计算,大家想一想,用竖式计算、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呢?预设生:都是几个十和几个十加,几个一和几个一加。
谈话:小红和小刚一共捉了 38只螃蟹,那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呢?你能自己用竖式的方法来试一试吧,请大家完成探究单上的任务二。(投屏学生的竖式)谈话: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预设生:谈话:他写的竖式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各位对齐。你们也像他一样做到了吗?请赶紧自己完善一下。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竖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预设生:都是两位数。
谈话:你们的眼睛真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板贴)想一想,列竖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预设生: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谈话: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我们一起读:预设生: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借助小棒、计数器和探究单,学生经历了独立探索算法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在算法交流这个环节,注重沟通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四种算法的呈现,不仅帮助学生将本课的新知识与之前的旧知识相联系,同时在相同数位为什么要对齐这里找到共通之处,培养学生梳理沟通、总结知识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应用算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棒!下面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把书翻到 65页,请完成自主练习第 2题,开始! 说停就停,孩子们,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生:先算......,再算......谈话:你说地真有条理。(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 3题)你能将这些茶杯和杯盖配起来吗 比比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开火车交流)谈话:这个 57没有朋友,你能不能帮他找个朋友?现在请大家完成探究单上的任务三,创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预设生:投屏学生的作品。(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巡视时给学生的作品标上序号)谈话:同学们不仅会算竖式,还会自己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真了不起!谈话:(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 5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列式,计算过程怎样的。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既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注重了层次性和趣味性。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文化,沟通古今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以 26+12为例。 先用算筹竖着摆出个位上的 6,再横着摆出十位上的 2,加 12,先在十位上加一根小棒,接着在个位上加 2根小棒。利用普普通通的小棒,轻轻松松就能计算出 26+12,你们觉得筹算的方法怎么样?预设生 1:古人真是太聪明了。预设生 2:筹算好有趣。谈话: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文明的计算方法也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数字发明以后,文明用数字代替算筹,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竖式。比较筹算和竖式,你想说点什么呢?预设生:竖式更简便!谈话:其实这些计算的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计算,对筹算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算筹和筹算的设计,既增加本节课的深度,又深化了学生对竖式算理的理解,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研究,把数学学习从现代延伸到古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六、回忆收获,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我们从小朋友赶海的情景,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我们借助学具,摆小棒、拨计数器,还探索了竖式这种新方法,接着还用咱们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收获。预设生 1:我学会了列竖式......
谈话:这是知识上的收获,谁还想说说?预设生:学具是学习数学的好朋友。预设生:我学得很高兴。谈话:数学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带着今天这节课的收获,继续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下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领学生全面回顾本课的收获,关注了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这样的反思,培养学生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本课的知识与前后的知识相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