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3 00: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本文是鲁迅先生去世九年后,他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从中反映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出“追悼、吊唁、团聚、张冠李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归纳等方法,概述本文的故事,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概述本文讲述的几个小故事,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人格。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时讲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媒体导入。(展示相关图片)
2.在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要来见他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
3.在读者眼中,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战士眼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而在周晔眼中,她不知道鲁迅是谁,只知道他是她的伯父。
4.那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先生,能得到如此多的人的爱戴?让我们随着周晔一起走近鲁迅,看一看生活中的真实的鲁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
诵读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检查字词识读。
通过自由诵读、分组诵读等方式,纠正易错读音。
2.掌握“追悼、咳嗽、吊唁”等词语的读音和书写。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请赏析“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从“数不清”“挂满”“大大小小”“堆满”可以看出挽联和花圈的数量多,间接表明人多;“各色各样”说明送花圈和挽联的人遍布各行各业,表明鲁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2)这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吊唁的人很多?
先是总说“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然后说挽联和花圈的多:“数不清”“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接着说送挽联花圈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后两方面从侧面反映来吊唁的人很多。
2.导读第2~3自然段。
如何理解“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
这句话表面看是伯父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慈爱宽厚、诙谐风趣,在用特别的方式对“我”进行教育,说明鲁迅先生对晚辈的教育及要求严格有讲究方法。
3.导读第4~13自然段。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这句话鲁迅先生一语双关,既幽默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又隐含着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国民党反动势力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先生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4.导读第14~16自然段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那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看见过的。”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写此刻鲁迅先生脸上的表情,体现了他内心的满足。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鲁迅先生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放松,也最开心,他看着孩子们,仿佛看到了未来,坚信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5.导读第17~25自然段。
(1)从伯父救助车夫这一部分中,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
这一部分的描述,体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首先是车夫受伤时的痛苦表情,得到救助时的感激之情;然后是伯父和爸爸对受伤车夫的关切之情;再有救助后伯父对旧社会的罪恶的憎恶之情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之情;还有“我”对那个车夫在“这么冷的天”“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以及对伯父“深奥”的话的疑惑不解。
(2)听到“我”的问话,伯父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
听到“我”的问话,鲁迅先生“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些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他无法控制对它的憎恶之情而怒形于色,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他当时可能想到这位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家庭生活多么困苦。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6.导读第26~27自然段。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更半夜”说明工作时间之长,劳动强度之大。鲁迅先生尽管病得很重,但他一点也不放在心上,还从生活小事上关心女佣。阿三的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二、板书导图
三、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四、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关心青年成长,为人亲切和蔼,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请命,并为之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在现代社会也有这样的人,比如焦裕禄、任长霞、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等。
本文用“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作为文章的情感主线,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后,以鲁迅先生的追悼会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周晔的悲痛心情,再带领学生走进周晔的回忆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批画词句,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意义,尤其是鲁迅的人物精神。如在“救助车夫”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燃放焰火”中鲁迅先生的神情,与看到车夫在黑暗社会中举步维艰的深思进行强烈对比,从而体会到伯父的爱憎分明。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行文特点,并给文章中叙述的几件事加小标题,让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更加清晰。最后通过交流探讨,让学生对人物品质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