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诗歌告诉我们,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
是个共两小节,前后对比着写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第一小节用具体实例描述“我”怕黑,两个例子都用了“一……就……”的句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第二节讲“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发现夜色的美好,诗歌生动、活泼地写出孩子眼中的夜色: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本单元句子学习的重点是“读好长句子”,虽然没有在课后出现这一要求,但第1、2节中都出现了较长的句子,需要进行指导和练习,能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
这收儿歌还有一个语言现象,就是在每一小节的最后都用上了省略号。这个省略号,不仅使诗歌语言显得凝练,而且还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教学目标:
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1个偏旁;会写“色、外”等7个字。
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7个汉字。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观看图片,激趣导入
幻灯片,带领孩子们去欣赏夜景,感受夜景的美好。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很害怕天黑,可是后来他却改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吧。
板书课题:夜色,生书空课题,相机认识生字“色”,理解课题的意思。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识字学词。
出示词语卡片:胆子、不敢、往外瞧、勇敢、窗外、乱跳、爸爸、晚上、偏要、散步、原来、微笑。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在读的过程中正音。
出示句子,指名读,指导读好生字词,相机理解词语。
用“一……就……”说话。
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学生读,师范读并适当指导读好长句子。
指名分节读课文,并说说从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有什么不同。
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同桌之间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摘苹果:出示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摘苹果认读,并口头组词。
指导学生写好“再”。
课后作业:
正确书写本课田字格中生字。
板书设计:
9 夜色
以前 害怕
现在 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