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13 人民解放战争
考点60 内战爆发
(暂无)
考点61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2022年辽宁盘锦)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A
【解析】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排除B项;青化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陕西省延安县青化砭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伏击战,排除C项;平津战役胜利促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年江苏盐城)“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可知此次战役发生在长江以北淮河一带,由此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B项正确;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平津战役是在平津地区,都与“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描述不符,排除AC项;渡江战役是指渡过长江,也和“胡瑷和长江以北”的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江苏南通)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解放战争”“北平、天津、张家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C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排除A项;淮海战役的中心是“徐州”,排除B项;渡江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年黑龙江绥化)1947年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团大战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解放南京
【答案】A
【解析】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排除B项;1947年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属于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的事件,排除C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解放军占领
A.北平 B.重庆 C.南京 D.武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的结束,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6.(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签订了有利于和平的“双十协定”,但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7.(2022年海南)如果给下图配诗词,最恰当的选项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事件是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思是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这首诗是毛泽东写于1949年,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C项正确;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是有感于秋收起义翻天覆地的意义,毛泽东提笔写下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西江月 秋收起义》,反映是事件是秋收起义,排除A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摘自《七律·长征》,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震惊全球的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反映的事件是长征,排除B项;“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然后写下此诗,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年山东临沂)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A.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毛泽东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所以“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B项正确;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没有打倒蒋介石,排除A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排除C项;建国后新解放区的土改时,已经打倒了蒋介石,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2年四川广安)1946年5月4日毛泽东指出,现在类似大革命时期,农民伸出手来要土地,共产党是否批准,今天必须表明态度。这反映了
A.国民革命运动发展迅猛 B.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改变土地政策
C.地主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必须实施 D.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46年5月解放战争即将爆发,国共两党矛盾尖锐。当时的革命形势要求中共改变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争取农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持,以推翻南京国民政府,B项正确。此时并非国民大革命时期,A项排除;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而非已经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2年河南)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解放区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C项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调整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而开展农村土地革命,排除A项;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政策,排除B项;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1.(2022年广东)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解放军冲向锦州城,是锦州会战,是辽沈战役的第一阶段;用小推车运送物资场景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向天津发起猛攻是天津战役,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的战斗之一,排除A项;挺进大别山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B项;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2年内蒙古赤峰)中共七大,“总结了我们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这次大会
A.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D.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方向
【答案】B
【解析】1945 年 4 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B项正确;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排除C项;中共七大召开是抗战时期,不是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方向,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2年黑龙江大庆)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和磨难,凭借顽强的革命斗志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力挽狂澜,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实现重大转折,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事实补充完整
开天辟地 ①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星火燎原 1927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②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战略转移 1935年一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团结抗战 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③”
人民解放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④,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⑤,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①1921;②井冈山;③百团大战;④大别山;⑤南京。
【解析】
①根据材料“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故①处应为1921。
②根据材料“星火燎原”、“1927年十月,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②处应为井冈山。
③根据材料“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故③处为百团大战。
④根据材料“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④处应为大别山。
⑤根据材料“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故⑤处为南京。
14.(2022年广西百色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彤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史实。(至少举出四例)
【答案】(1)史实: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占领武昌城;红军长征(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人民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2)贡献: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3)感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应传承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阶段,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史实:北伐战争时期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占领武昌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人民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5.(2022年辽宁盘锦节选)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使命担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
杨靖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至东北工作。1932年,中共开始组建自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到1933年,已组成10余支抗日游击队,杨靖宇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杨靖宇等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组建与日军发动的哪次事变有关?
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2)材料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指的是哪场战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省文水县。在文水县领导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坚持留在当地进行斗争,不幸被捕,从容就义。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3)材料中刘胡兰所参与的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章?
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摸清灾情,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4)材料中“党的好干部”指哪位模范人物?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5日)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的原因。
【答案】(1)九一八事变。
(2)百团大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解放战争。
【解析】
(1)根据“1932年,中共开始组建自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有关。
(2)根据“1940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指的是百团大战。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根据“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可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根据“194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知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16.(2022年内蒙古赤峰节选)口号标语等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口号标语
第一组 “自强”、“求富”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科学” 第三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第二组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四组 “联产承包好” “要想富,先修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写出第一组口号标语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前期的时代主题。
(2)在第二组、第三组两组中任选一组,写出该组口号标语出现的历史时期;并分析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答案】(1)近代化的探索。
(2)选第二章:抗日战争;号召国共两党合作,全体国民团结一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选第三组:解放战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等。
【解析】
(1)第一组口号标语“自强”、“求富”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口号;“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从中可以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前期的时代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
(2)首先要选择一组,然后进行说明,如选择第三组,该组口号标语出现的历史时期是解放战争,其有当时所起的作用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13 人民解放战争
考点60 内战爆发
(暂无)
考点61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2022年辽宁盘锦)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平津战役
2.(2022年江苏盐城)“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2022年江苏南通)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示意图。请你研读地图判断此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2022年黑龙江绥化)1947年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团大战
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解放南京
5.(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解放军占领
A.北平 B.重庆 C.南京 D.武汉
6.(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力量悬殊。但人民解放军却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④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22年海南)如果给下图配诗词,最恰当的选项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8.(2022年山东临沂)1950年6月9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A.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9.(2022年四川广安)1946年5月4日毛泽东指出,现在类似大革命时期,农民伸出手来要土地,共产党是否批准,今天必须表明态度。这反映了
A.国民革命运动发展迅猛 B.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改变土地政策
C.地主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必须实施 D.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10.(2022年河南)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2022年广东)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2.(2022年内蒙古赤峰)中共七大,“总结了我们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这次大会
A.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D.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方向
13.(2022年黑龙江大庆)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和磨难,凭借顽强的革命斗志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力挽狂澜,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实现重大转折,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事实补充完整
开天辟地 ①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星火燎原 1927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②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战略转移 1935年一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团结抗战 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③”
人民解放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④,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⑤,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4.(2022年广西百色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彤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史实。(至少举出四例)
15.(2022年辽宁盘锦节选)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使命担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问题
杨靖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至东北工作。1932年,中共开始组建自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作战。到1933年,已组成10余支抗日游击队,杨靖宇是主要领导人之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杨靖宇等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组建与日军发动的哪次事变有关?
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2)材料中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指的是哪场战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省文水县。在文水县领导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坚持留在当地进行斗争,不幸被捕,从容就义。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3)材料中刘胡兰所参与的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章?
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了摸清灾情,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4)材料中“党的好干部”指哪位模范人物?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5日)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够不断推向前进的原因。
16.(2022年内蒙古赤峰节选)口号标语等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口号标语
第一组 “自强”、“求富”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科学” 第三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第二组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四组 “联产承包好” “要想富,先修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写出第一组口号标语反映出的中国近代前期的时代主题。
(2)在第二组、第三组两组中任选一组,写出该组口号标语出现的历史时期;并分析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