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7单元总复习 课文朗读 语言表达 教案(表格式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7单元总复习 课文朗读 语言表达 教案(表格式 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3 11: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课文朗读及语言表达)
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执教者
课题 第七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课文朗读及语言表达)
教 学 设 计 目标 1.复习本单元易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课文,读好对话 3.会用“一……就……”,“要是……就……”,说话;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重难点 1.复习本单元易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课文,读好对话 3.会用“一……就……”,“要是……就……”,说话;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过程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七单元。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四篇课文。《文具的家》和《一分钟》让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和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我们明白发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 2.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会了许多新字、新词,你们会读了吗?自己先试一试!(1生) 评价:你把“新”和“进”的前鼻音都读准了!(媒体)读第二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读准这几个字的后鼻音,再跟老师念一遍 3.师:这几个词,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1生) 师:你真厉害!(媒体)把这几个字的翘舌音都读准了!我们再看第二行(媒体),这里有三个多音字,再跟老师读一读吧! 4.师:字词都会读了,相信小朋友们也一定掌握了字形。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 5.师:你们都用了合适的识字方法正确识记了生字,真会学习。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这个单元我们还认识了三个新的偏旁,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称吗?(自己说,1生) 预设:斤字旁,立刀,牛字旁(依次出示) 师:牛变成牛字旁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预设:牛变成牛字旁时笔顺和偏旁都发生了变化。笔顺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提。 6.师:小朋友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朗读好课文中人物说的话。要读好它们,不仅要把句子读流利、读准确,还要借助标点,借助插图和提示语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下面我们就要开始啦!你们准备好了吗? 第15课《文具的家》 1.师:我们先来到贝贝的家,请小朋友快速朗读课文,回忆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贝贝很多文具都找不到了,一回家就找妈妈要新的文具。妈妈让贝贝每天放学前要让文具们也回到它们自己的家。 2.师: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一对关联词“一……就……”(圈出),表现出怎么样? 预设:时间很短,速度很快。 3.师:是呀,贝贝刚到家,马上就去找妈妈要新的文具。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你会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4.师:丢三落四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当贝贝问妈妈要新的文具时,图片中妈妈是什么表情? 她又是怎么说的呢? 预设:从图中能看到妈妈睁大了眼睛,张着嘴巴,非常吃惊。所以妈妈问:“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4.师:是呀,贝贝每天都把文具弄丢,难怪妈妈要吃惊,要生气呢!谁来扮演妈妈,再带着吃惊和责备的语气读一读,感受妈妈当时的心情。 5.师:听到了妈妈的责备,看看图片,再看看课文,贝贝是什么反应呢? 预设:她摊开了双手,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师:她学着贝贝的样子,眨着大眼睛,摊开双手,委屈地把这句话读了出来。谁再来试一试? 7.师:面对这样的贝贝,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评价:他读出了和蔼的语气。 师:图片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动作? 预设:妈妈是摸着贝贝的头,耐心地教育贝贝的。 师:谁再来学着妈妈的样子,亲切、和蔼地读一读妈妈的回答? 6.师:贝贝听了妈妈的话,从此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谁来朗读这段话?朗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很长,朗读时要注意停顿。还要注意“呀、哇”这两个语气词要读得轻一些。 师:谁再来试一试? 第16课《一分钟》 1.师:从贝贝家出来,现在我们来到了元元的学校,他看到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在元元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快速朗读课文回忆一下。 2.师:有一个词语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它是——一分钟。 虽然一共出现了五次,但是每次的读法都是不相同的。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预设:闹钟响了,元元不想起床,想再睡一分钟。 师:元元做了个什么动作? 预设: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 师:请大家演一演元元的动作,体会一下他慵懒的样子。3.师:注意,这里有两个“一分钟”,两个词语读起来一样吗?为什么? 预设:不一样,第一个读得轻一些,快一些,第二个要读得重一些,慢一些,强调元元觉得多睡一分钟没有什么影响。 师:是呀,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第二个“一分钟”起着——强调的作用。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谁来读读看? 4.师:过了一分钟,元元起床了。到了路口,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师:是呀,他加重了“刚想”这个词语。“刚想”走过去,红灯就亮了。前后两件事连接得——很快。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5.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元元做了什么事情? 预设: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我注意到了,因为心情不好,所以元元说话时声音是——轻轻的。 6.师: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结果? 预设:眼看就要赶上公共汽车了,结果车子开了。 师:是呀,这也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这时元元又怎么样做了? 预设: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是呀,前后连续两次叹气,连续两次——沮丧和后悔。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7.师:元元在等公共汽车了,可是怎么样呢?谁来朗读第四自然段? 评价:是呀,前面“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现在又“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听出了你的焦急。谁再试着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 8.师: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错过了很多事情。所以一共后悔地说了两遍——“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请你也用“要是……就……”说一句话吧! 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 1.师: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动物王国。这里要开一场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呢!可其实狗熊是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的。 2.师:我们先看狗熊第一次发布通知。谁来读一读? 师:刚才,小朋友注意到了通知的最后是——感叹号,朗读的时候用了号召、命令的语气。 师:注意,狗熊发布通知时有一个什么动作? 预设:用喇叭大声喊。 师:那小朋友发布通知的时候也要——大声一些,不然动物们可就听不见咯! 师:谁来学着狗熊的样子和语气发布通知? 3.师:狗熊发布完通知,狐狸却说大会开不起来。这时狗熊是什么反应? 师:是呀,狗熊也很疑惑,所以小朋友在朗读时读出了 上扬的语气。 4.师:经过狐狸的提醒,狗熊是什么反应呢? 预设:狗熊一听,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连忙说“对,对,对!” 师:狗熊觉得狐狸说得有道理,连忙说了三个“对”。小朋友也注意到了第三个“对”后面是——感叹号,语气应该——强烈一些。老师找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狗熊和狐狸,老师当旁白。其他小朋友在下面跟着读。 5.师:经过了狐狸的提醒,狗熊要发第二次通知啦!这次是大灰狼来提醒他要说清楚——在明天什么时候开。经过大灰狼的提醒,狗熊说了什么? 预设:“有道理,有道理!” 师:这里“有道理”也说了两遍,第二遍后面也是——感叹号,所以语气也要——强烈一些。老师找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狗熊和大灰狼,老师当旁白。其他小朋友在下面跟着读。 6.师:狗熊又拿着大喇叭第三次发布通知啦!这回他可说清楚了时间,可是梅花鹿又跑来提醒他要把开会的地点也给说清楚。狗熊是什么反应? 预设:狗熊捶着自己的脑袋,说“我怎么没问清楚呢?” 师:是呀,看看图片,狗熊正捶着自己的大脑袋呢!他可自责了!谁来扮演狗熊?谁来扮演梅花鹿? 师:经过了小动物们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狗熊最后终于把通知给说清楚了,动物王国也成功地召开了这次大会。 第18课《小猴子下山》 1.师:最后,我们来到山下。在课文中,小猴子下山后,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文中出现了好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们能够借助插图,选择一个动作演一演,再用它说句话吗?
课堂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 设计 无
反馈
课堂反馈 应参与人数 33 未参与名单
未参与原因
跟进措施
作业反馈 课堂作业未完成名单及原因:
课后作业未完成名单原因:
跟进措施:
薄弱学生指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