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2声音的特性(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2声音的特性(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3 18:4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2.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4.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5.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6.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7.“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8.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9.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10.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12.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二、填空题(共0分)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
1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频率为 256Hz 的A 音叉和频率为 440Hz 的B 音叉中______ (选填“A”或 “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15.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16.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特征.
1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高。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18.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_______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三、综合题(共0分)
20.(1)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图________(填“甲”或“乙”)声音尖利,图________(填“甲”或“乙”)音调低.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说明________.
(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按规定汽车通过120m小区,汽车在小区内至少需要________s:图中F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 的________像.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________工作的。
(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观察者。
22.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得越________,频率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D
6.D
7.B
8.D
9.B
10.C
11.C
12.C
13. 甲和乙 甲和丙
14. 振动 B
15. 响度 音调
16. 音调 响度
17. 响度 真空
18. 响度 音调
19. 音调 90
20. 乙 甲 真空不能传声 声源 86.4 缩小 实
21. 多普勒效应 能 靠近
22. 瓶和水 低 空气柱 快 高 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