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3 18: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练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B.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2.为响应国家号召,城市建设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速铁路两旁建有隔音板、在噪声环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鸣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大气污染 B.减小噪声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4.2021年7月24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诞生的首枚金牌被中国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倩夺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枪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远近不同的观众听到的枪声响度相同
C.杨倩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佩戴耳罩后杨倩听到枪声的音调会有明显降低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从电话听筒中,能听出对方是谁,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6.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利昂替代品
C.为了推销商品,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D.在摩托车上装消声器
7.某中学处于商业繁华地段,门口正对交通主干道,有时噪声会随风飘入教室,影响上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下面四位同学的方法最简易可行的是(  )
A.小红认为同学们可以戴上耳塞,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
B.小强认为上课时可以关闭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小伟认为可在商业街上设立分贝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小睿认为可禁止汽车通过学校门口,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8.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音箱发出的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C.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
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C.道路旁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
11.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下列关于“呱呱”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
D.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它的干扰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二、填空题
13.通常,优美的轻音乐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______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14.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杨倩为中国代表团获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如图所示,在射击过程中,杨倩佩戴了耳塞,目的是从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5.如图所示,某校园内安装的噪声检测仪显示为62dB,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为了减小噪声,小红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是在________减小噪声,小华关上了窗户,这是在________减小噪声。
16.近年来被称为“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得到了有效保护。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8000Hz的声音时,人耳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如图所示,海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1s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时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_____m,为了不惊扰海豚,所有经过的轮船禁止鸣笛,这是在 _____减弱噪声。
17.西山区规定在碧鸡广场使用音响设备活动时,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这一规定能有效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对周边后居民的影响;“60分贝”是指控制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我们生活在声的世界里。雨后山林,鸟鸣清脆、流水潺潺,人们主要是根据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区别鸟鸣和流水声;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考试期间,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19.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大妈和大叔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他们常常用音箱来放伴奏乐。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属于__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大,影响附近居民学习和休息,附近的居民常关紧门窗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减弱噪声;巨大的声音是音箱的纸盆___________发出的;当把一点燃的蜡烛靠近音箱时,发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
20.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队夺得金牌,中国国歌响彻会场。国歌声是由扬声器纸盆 ___________产生的。射击过程中,运动员佩戴耳塞是从 ________减弱噪声。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_____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声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积极搞好城区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控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保护;为防止噪音干扰,有些居民戴着耳罩休息。
问题:
(1)这里噪声是指 ______;
(2)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得知控制噪声采取的措施是在 ______处减弱,在 ______过程中减弱,在 ______处减弱。
22.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请回答: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减弱,在 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D
7.B
8.B
9.B
10.A
11.A
12.C
13. 乐音 声波
14.人耳处
15. 响度 人耳处 传播过程中
16. 能 750 声源处
17. 声源 响度
18. 音色 音调 声源
19. 噪声 响度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振动 能量
20. 振动 人耳处 气体
21. 妨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 声源处 传播 人耳
22. 无规则 声源处 传播 人耳 把门窗关上;找到噪声源头,阻止其制造噪声;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