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月亮月光光》(教案+课件23ppt+音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月亮月光光》(教案+课件23ppt+音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7-23 09:52:30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 音乐
微课名称 《月亮月光光》
重点知识 在音乐中体验月夜带给我们梦幻般美好的意境,能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歌曲《月亮月光光》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时值,感受二声部的合唱效果
摄录模式 □拍摄式 录屏式 软件合成式 混合制作式 其他
微课类型 □讲授型 导入型 启发型 □示范型 □复习型 □实验型 □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 □知识拓展型 □探究学习型 □习题型 □其他
适用对象 六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体会《月亮月光光》背后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延长歌曲《月亮月光光》;最后重点剖析歌曲的节奏和时值,对所学内容进行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微课教学过程(微课视频脚本)
项目 展示 解说词
片头 1、配合轻松的音乐逐步进入微课。 2、“《月亮月光光》”。 3、插入背景音乐。
课程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微课堂,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童谣,名字叫《月亮月光光》。《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的歌曲。歌词充满诗情画意。月光下的农家、肥沃的门外农田、花香扑鼻的院内,照入房内的月光,屋子里面的新被席、新帐、新床,一切的一切都塑造了温柔恬静的乡村夏夜,月光轻柔柔地照在桌面上,桌面上放着孩子们爱吃的三色糖。
内容讲解 歌曲就是讲了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夏夜小事,简单朴素却充满生活的气息,令人怀恋,不禁使人联想到,幼时的我们对家园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喜爱。这首歌的历史背景是台湾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所以在展示恬静美好的童年夏夜时,又寄托了台湾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 现在就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充满了闽南风情的美好歌词,想象一下歌曲所描述的情景吧。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夏夜的月光轻柔地照在田间地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现了月光的温柔;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这里则结合闽南方言,亲像水花园意思是好像美丽的花园,夜里盛开的繁花在月光的照拂下仿佛组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月亮月光光,照入房间门,新被席新帐,要困新门床,温柔的月光又落入房中,床上放着今年新买的席子和蚊帐,在夏天的夜里睡起来可舒服了;月亮月光光,照到大厅门,糖仔饼摆桌上,爱吃三色糖,月光还走进了厅门,哎呀,这下桌上摆的孩子们最爱吃的糖仔饼和三色糖都被月亮发现了。歌词充满童真童趣,仿佛一点也看不见忧愁的影子,只是在天真顽皮背后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插入歌曲月亮月光光_小蓓蕾组合_单曲在线试听_酷我音乐 http://bd./play_detail/30356855 from=dq360)在听完这首歌后,你们能听出歌曲是几个乐句吗? 同学A:歌曲是四个乐句。 没错,你的小耳朵真灵敏。《月亮月光光》为五声宫调式,在旋律音调上近似民歌,而结构上又借鉴了外国歌曲的手法。八个小节的音乐可以分为四个乐句,能按照画面依次展开,正如我们在之前的赏析中所描绘的那样,在这四个乐句中,除了音调起伏呈现出级进移位变化外,四句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以舒缓的级进弱起,悠扬的起承转合,令人感受到童年的无忧无虑、家的温暖亲人以及对家乡的深沉眷恋。 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节奏游戏,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伸出你们的小手,跟随着歌曲的节奏,轻轻跟随老师拍出下面的节奏4/4 XXlX X X Xl。 同学们,你们听出来了吗?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通常我们把从弱拍进的这个小节就叫做弱起小节。 在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后,请同学们用lu代替跟随着歌词轻轻哼唱,你们能体会到歌曲中那种天真烂漫却又带着丝丝眷恋不舍的情绪吗?在这首歌里,月光既可以是温柔的,它轻轻落在田间的土地里,为夏天的夜晚增添柔和的氛围,它也可以是调皮的,走进人们的家中,贪恋新买的凉席蚊帐,发现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东西。 怎样才能表现出整首歌曲的情感呢?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处于热带台岛的夏夜中,自由自在,月光笼罩中你们逐渐开始犯困,马上要进入甜甜的梦乡。https://www./video/BV1Jt411R71U from=search&seid=13957426006519592620台湾的童声乐团小蓓蕾组合最早采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尽可能地表现出这悠扬的曲调,温柔的情绪。你们知道什么是二声部合唱吗? 不同于齐唱,合唱参差错落,表现力更为丰富,能够传达出更细腻的情感,展现出更华丽的听觉感受。二声部合唱就是将歌曲分为两个声部,一高一低,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唱起来朗朗上口;第二声部通常音区较低,音准不太容易把握,如果两个声部能够协调配合,达成和谐,那么就将表现出层次感,尤其适合抒情和缓的曲调,例如《送别》,更能够融入歌曲的情绪,加深情感的渲染,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冲击。 同学们可以分成两组,分别选择第二声部或者第二声部,跟随老师的指挥,第一声部高音区起调,先配合着伴奏形成主旋律,第二声部跟随其后,较低音区起调,想象自己是第一声部同学们声音的影子,为他们的歌声添上我们温柔的注脚。 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这么快就理解老师的意思,我们已经在情绪和演唱技巧上对这首歌进行了升华,是否还能在节奏上形成自己的风采,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旋律呢?老师想用四种乐器让同学们自己奏出《月亮月光光》的节奏,你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是鱼不会游泳,是铃不能摇,是鼓铃铃响,是筒的咯响”这个谜语描述了四种乐器的特征。 同学C:我知道,不会游的鱼是木鱼,碰铃不能摇,花铃鼓才会铃铃响,双响筒会发出咯咯的响声。 说的真好,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乐器,用二声部合唱的方法唱出这首带有台湾风情的童谣,感受那种对夏夜的赞美,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总结结尾 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仿佛听到了夏夜的蝉鸣、夜间潺潺的流水、晚风吹动树叶的声响,处于热带的台湾,民风民俗淳朴热情,整个夏天都散发着水果的香气和鲜花的芬芳,这样的夜晚怎能不令喜爱。在历史上,台湾曾多次被侵略者占领,甜蜜的回忆中带着苦涩的往事,无数的家庭被迫分隔两地,不知道有多少音乐表达了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怀念,对分离多年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的亲人的思念,希望同学们能真正体会到这首简简单单的童谣背后深沉的情感。(共23张PPT)
月亮月光光
《月亮月光光》
歌曲就是讲了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夏夜小事,简单朴素却充满生活的气息,令人怀恋,不禁使人联想到,幼时的我们对家国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喜爱。
历史背景
台湾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展示恬静美好的童年
夏夜时,又寄托了台湾
同胞对祖国亲人的思念
之情。
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夏夜的月光轻柔地照在田地间。
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月光的温柔。
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
好像美丽的花园,夜里盛开的繁花在月光的照拂下仿佛组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月亮月光光,照入房间门,新被席新帐,要困新门床。
温柔的月光又落入房中,床上放着今年新买的席子和蚊帐,在夏天的夜里睡起来可舒服了。
月亮月光光,照到大厅门,糖仔饼摆桌上,爱吃三色糖
月光还走进了厅门,哎呀,这下桌上摆的孩子们最爱吃的糖仔饼和三色糖都被月亮发现了。
歌曲是几个乐句?
《月亮月光光》为五声宫调式,在旋律音调上近似民歌,而结构上又借鉴了外国歌曲的手法。
是四个乐句
八个小节的音乐可以分为四个乐句,按照画面依次展开
在这四个乐句中,音调起伏呈现出级进移位变化,节奏完全相同,以舒缓的级进弱起,悠扬的起承转合,令人感受到童年的无忧无虑、家的温暖亲人以及对家乡的深沉眷恋。
4/4 XXlX X X Xl
强弱 次强 弱
弱起小节
lu
能体会到歌曲中那种天真烂漫却又带着丝丝眷恋不舍的情绪吗?
月光可以是温柔的,它轻轻落在田间的土地里,为夏天的夜晚增添柔和的氛围。
月光可以是调皮的,走进人们的家中,贪恋新买的凉席蚊帐,发现了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东西。
二声部合唱
不同于齐唱,合唱参差错落,表现力更为丰富,能够传达出更细腻的情感,展现出更华丽的听觉感受。
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唱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声部通常音区较低,音准不太容易把握。
《送别》
第一声部高音区起调,先配合着伴奏形成主旋律。
第二声部跟随其后,较低音区起调。
《月亮月光光》
是鱼不会游泳,是铃不能摇,是鼓铃铃响,是筒的咯响。
处于热带的台湾,民风民俗淳朴热情,整个夏天都散发着水果的香气和鲜花的芬芳。
夏夜的蝉鸣
夜间潺潺的流水
晚风吹动树叶的声响
台湾曾多次被侵略者占领,甜蜜的回忆中带着苦涩的往事,无数的家庭被迫分隔两地,不知道有多少音乐表达了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怀念,对分离多年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的亲人的思念。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