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737.9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北师大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7-23 18:56:20 |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4.(2021贵港)据报道,2021年3月31日18时,当日最后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舶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标志着位于广西桂平市的大藤峡船闸试通航满一年。这不仅加速推进了航道改造升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船闸应用了 原理。2020年9月6日18时左右,经过综合调度,建设中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位首次达到52 m高程,这是大藤峡工程全面完工前允许运行的最高水位,此时水对坝底的压强为 Pa。(g取10 N/kg,
ρ水=1.0×103 kg/m3)
5.(2021江西)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 ,液体的密度ρ甲
(选填“>”“<”或“=”)ρ乙。
考点3 大气压强
6.(2021枣庄)如图图所示的生活中的现象均与大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7.(2021安顺)玻璃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置于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纸片与水均被大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图所示),这样就成功地用半杯水演示了“覆杯实验”。若不考虑纸片的重力,关于这一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左侧杯壁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
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
考点4 浮力
8.(2021陕西)如图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 cm3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图图何实现上浮或下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 )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 N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潜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9.(2021自贡)如图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①F1>F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0.(2021扬州)利用塑料笔芯自制密度计,同款的新笔芯和用了一半油墨的旧笔芯应该选用 。将所选笔芯放入水中,它能 漂浮在水中,在笔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A;将笔芯放入酒精中,仍可漂浮,标出液面的位置B,如图图所示。该笔芯漂浮在水中和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已知水的密度ρ1=1.0 g/cm3,酒精的密度ρ2=0.8 g/cm3,若笔芯漂浮在密度ρ3=0.9 g/cm3的液体中,则液面对应的位置
可能是 (选填“C”或“D”)。
11.(2021杭州)小金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如图图所示,他先将一个重为10 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上。(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求空桶漂浮在水面时所受浮力大小。
(2)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此时桶排开水的体积为6.0×10-3 m3,求桶内鹅卵石的质量。
考点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2021北部湾)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
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B.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帘飘向窗外
C.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
D.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
考点6 重点实验
13.(2021重庆)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 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过程如图图所示。
(1)图甲是微小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从结构来看,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比较图乙、丁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奋斗者号”深潜到10000 m时,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N,相当于质量为 t的物体受到的重力。(ρ海水取1.03×103 kg/m3,g取10 N/kg)
(4)若图丁实验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5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 Pa;在图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14.(2021成都)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虹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c: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虹确定了测量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接着将物体浸入液体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即对物体的拉力F拉,可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其测量原理利用了
(填字母)。
A.F浮与G是一对平衡力 B.F浮与G是相互作用力
C.F浮与F拉是相互作用力 D.F浮、F拉和G是一组平衡力
(2)小虹的操作步骤及测量数据如图图所示。由测量数据可知,步骤B中圆柱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3)分析图中步骤A与步骤 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的。
(4)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他一些物理量(已知水的密度)。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 (填字母)。
A.物块的体积
B.物块的密度
C.盐水的体积
D.盐水的密度
15.(2021长沙)学完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小伟和小雪用如图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一个课外实验。他们将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向溢水杯中加水后(如图图图甲所示),在表格中记录下测力计A、B及电子秤的第一次实验数据;然后他们将物体缓慢下降,当物体的部分体积浸在水中时(如图图图乙所示),记录下第二次实验数据;剪断系在物体上的细线,物体缓慢沉入水底后(如图图图丙所示),记录下第三次实验数据。(g取10 N/kg)
实验次数 测力计A/N 测力计B/N 电子秤/g
第一次 1.00 0.02 500.00
第二次 0.60 0.22 520.00
第三次 0 540.00
(1)观察乙、丙两图可知,物体在图 中所受浮力更大,是因为此时物体浸在水中的
更大。
(2)在整理数据时,小雪和小伟发现第三次实验中测力计B的示数记录不同,小雪记的是0.62 N,小伟记的是0.42 N,他们讨论推理后认为有一个数据是正确的,请判断谁的记录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
答案
章末复习(三)
知识梳理
①垂直 ②压力大小 ③受力面积 ④压力
⑤受力面积 ⑥ ⑦帕斯卡 ⑧帕 ⑨Pa
⑩1 N/m2 重力 流动性 液体的密度
液体的深度 重力 流动性
托里拆利 减小 高 高 气体
液体 小 大 竖直向上 压力差
= = > > < <
自身重力
图说教材
(1)垂直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3)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
(4)相等 深度 不相等 液体的密度
(5)连通器 打开 关闭 关闭 打开
(6)大气压
(7)1.01×105
(8)A B B A A B 缸筒
(9)浮力 竖直向上
(10)等于 阿基米德原理 ρ液gV排
(11)上浮 悬浮 下沉
(12)相等 不相等 浮力
(13)小 大
易错辨析
1.×,液体放在上下一样粗的直柱形容器中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2.×,只有同种液体在连通器里静止时,各部分中的液面才能保持相平
3.×,用塑料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中的
4.×,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高度不变,故所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不受影响
5.×,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6.×,抽水机的实际扬程=汲水扬程+压水扬程。标准大气压下汲水扬程约为10.3 m,但压水扬程由电动机的功率决定,故抽水机的实际抽水高度可以大于10.3 m
7.×,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浸入液体中的物体若下表面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则不受浮力
8.×,由于密度计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始终等于其自身重力
9.×,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10.×,在长江口和在东海时,轮船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自身重力相等,因轮船自身重力不变,则所受浮力不变
中考链接
1.B
2.2×103 4000 0.8 该长方体的体积:V=abh=0.2 m×0.1 m×0.05 m=1×10-3 m3,该长方体的密度:ρ===2×103 kg/m3;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ρgh=2×103 kg/m3×10 N/kg×0.2 m=4000 Pa;要使该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00 Pa,且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切去一定质量Δm较小,由p===可知,应使长方体对水平地面产生压强的受力面积最大,即将长方体平放,此时长方体剩余部分的重力,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G'=F'=p'S=p'ab=600 Pa×0.2 m×0.1 m=12 N,长方体剩余部分的质量:m'===1.2 kg,则Δm=m-m'=2 kg-1.2 kg=0.8 kg。
3.C 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由ρ=可得,甲中液体的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p=ρgh可知,p甲>p乙,故C正确。
4.连通器 5.2×105
5.正比 >
6.C
7.D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左侧杯壁受到液体向左的压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受到杯壁的压力向右,故A错误;
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向下的液体压强和杯内气体产生的压强,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加上杯内气体的压强,故B、C错误;
对杯中的水进行受力分析,水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杯内气体的压力,因为杯中的水静止,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加上气体压力,因此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故D正确。
8.C 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7×
10-4 m3=1.7 N,故A正确。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模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
ρ液gV排可知,模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B正确。若要让模型上浮,应使模型受到的浮力大于模型自身的重力,因此模型应向外排水,故C错误。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故D正确。
9.A
10.旧笔芯 竖直 相等 D 新笔芯的重心靠近笔芯的中间位置,放入水中时无法竖直漂浮;用了一半油墨的旧笔芯的重心在笔芯的一端,当把旧笔芯放入水中时,旧笔芯能竖直漂浮在水中;旧笔芯在水中和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相同;笔芯漂浮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浮力相同,则压力相同,设笔管的底面积为S,则
V排水=SH,V排液=Sh,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ρ水gSH=ρ液gSh,所以h=H,h和ρ液是反比例函数,所以密度计刻度分布是不均匀的,液体的密度值越大,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越小,所以笔芯漂浮在密度ρ3=0.9 g/cm3的液体中,液面对应的位置可能是D。
11.(1)空桶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空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F浮=G桶=10 N。
(2)上升
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桶所受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6.0×10-3 m3=60 N,
桶内鹅卵石的重力:G石=F浮'-G桶=60 N-10 N=50 N,
鹅卵石的质量:m石===5 kg。
12.A
13.(1)薄 不是
(2)增大 有关
(3)1.03×108 1.03×104
(4)500 变大
(1)在实验中,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为好,这样在测量时会较灵敏,实验效果明显;U形管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一端开口,所以不是连通器。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由此可知,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比较乙、丁两次实验,金属盒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同,由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3)“奋斗者”号深潜到10000 m深处时,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海水gh=1.03×103 kg/m3×10 N/kg×10000 m=1.03×108 Pa,
由p=可得,每平方米外壁要承受到的海水压力:
F=pS=1.03×108 Pa×1 m2=1.03×108 N,
由G=mg可得,m====1.03×107 kg=1.03×104 t。
(4)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图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容器底压强可以分成金属盒以上和金属盒以
下两部分,金属盒以下部分深度不变,加清水后液体密度变小,由p=ρgh知,金属盒以下部分液体压强变小,而容器底压强变大,所以金属盒(橡皮膜)以上的压强变大。
14.(1)D (2)0.4 (3)C、D (4)C
15.(1)丙 体积 (2)小雪正确,测力计A、B的示数与电子秤示数对应的重力之和,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