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2年10月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爆发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抢座战。双方发生纠纷导致伤残,事后,双方均深表后悔。地铁公司为了倡导文明礼让,拟在地铁车厢里张贴提示语,不恰当的是
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无所恃” D.“仁者爱人”
2.汉代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3.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4.湖南耒阳高铁车站的屋顶造型像一张飘逸的纸,其设计用意是为了纪念
A.蔡伦 B.王羲之 C.吴道子 D.毕昇
5.以下是“明”字的不同写法,其中表明汉字已经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是
6.一位游客在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展时,看到“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介绍,他看到的作品是
A.汉《人物龙凤图》 B.唐《步辇图》 C.宋《清明上河图》 D.元《墨梅图》
7.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8.“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蒲伽丘
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
10.《基督教原理》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作者加尔文提出了其宗教观的核心是
A.“因行称义”说 B.“廉价教会”说 C.“信仰得救”说 D.“因信称义”说
11.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理性做了彻底的哲学探讨,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耐人深思的观点,这个观点是
A.因信称义 B.认识你自己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非工具
12.19世纪,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 B.牛顿 C.伽利略 D.达尔文
13.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以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是
A.《唐璜》 B.《西风颂》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14.卡梅隆的《阿凡达》掀起了全球3D风潮,这位热衷技术活儿的导演被尊称为“3D电影教父”。历史上同样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的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格里菲斯 C.卓别林 D.贝尔德
15.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16.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却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不包括
A.颁布《临时约法》 B.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C.提出“新三民主义” D.确定“三大政策”
17.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冲破了思想樊篱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深化了体制改革
19.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有新的进展,而人类飞天梦想的首次实现是
A.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D.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20.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05
11.7万
2003年
49.13万
1.25亿
10.09万
9115.13万
1911
1175.05万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B.“211工程”的推动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21题16分,22题24分,共40分。
21.(16分)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古代中国长期占据强势地位,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中国在近代前夜却裹步不前,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 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并在天津开辟水田,试用新法,大获成功。
材料三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朝晚期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没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6分)
(2)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西学东渐”的特征。(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由“中学西传”转向“西学东渐”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社会的变迁。(4分)
22.(24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经历了18世纪的辉煌后,到19世纪时暴露出阴暗的一面,进入20世纪更是呈现出衰颓的面貌。东方文明能否为西方文明带来福音,正日益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
原因。(8分)
材料二 著名西方作家群体,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有切肤感知和体验,他们已经反反复复亲尝过资本主义这个梨子,他们所说梨子的滋味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真实可信的。巴尔扎克曾说:“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书记员。”
(2)巴尔扎克的作品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在巴尔扎克看来,“梨子的滋味”是什么?(4分)
材料三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是“疯狂的时代鞭打出来”,“世界是一场恶梦”,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精神世界比作万物枯死的“荒原”,荒原里也有人,但是死去的幽灵,是“快要死了的活死人”。
(3)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该流派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9分)
材料四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4)材料四带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AA 6-10:DDBDC 11-15:DACBB 16-20:ADBDC
二、非选择题:
21题(16分)参考答案
(1)①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东西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中国杰出人士的努力。
(说明:每个要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②未能转型的原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
(说明:每个要点2分,满分4分)
(2)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
(说明:每个要点3分,共6分,其它要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变迁: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说明:每个要点2分,共4分,其它要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主要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出社会存在的变化即可)
22题(24分)参考答案
(1)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
(说明:每点1分,满分不超过4分。如答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同样给分。)
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说明:每个点2分,共4分)
(2)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2分)
梨子滋味: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分)
(3)流派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反映艺术家愤怒、消极等复杂心性。(2分)
世界大战(2分)、经济危机(或答经济大萧条)(2分)
反对。(1分)理由: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2分)
赞同。(1分)理由:这反映了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身固有的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
(说明:只有观点,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
(4)启示:中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有利于世界和谐;文化的相互交流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发展。(3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