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学科:小学音乐
教材版本:花城版 走进音乐世界 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下的全体学生
教学设计:学唱波兰名歌《在卡吉德洛森林里》,通过律动感受歌曲的节拍和强弱规律,学习歌曲中出现的顿音记号,在感受、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了解合唱的形式、方法,并尝试二声部的合作。同时欣赏童声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和歌曲表现的情感。
教学背景:班级合唱已经被纳入日常音乐课的教学中,在三四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中已经有一定的铺垫和学习积累。
教学目标:1. 学唱二声部,能倾听他人的声音,基本做到声部平衡和谐。
能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顿音、渐慢。
欣赏童声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和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律动体验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
教具:自制小乐器、鼓、沙锤。
教学过程:
导入:
律动导入:老师用自制小乐器代替鼓和沙锤,为歌曲伴奏,同时请同学们感受歌曲的节拍和动律感。
请同学们随着图谱和老师小视频一起律动为歌曲伴奏。
二、新课教学:
学唱 三四乐句
出示课题《在卡吉德洛森林里》。完整欣赏歌曲,听听这个神秘的古森林里有什么呢?
原来是有一股清水泉,听听人们是怎么歌唱它的?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钢琴来唱一唱旋律。
探究发现歌曲速度的处理“渐慢”,请同学们感受渐慢的速度,跟伴奏再唱一次旋律。
带上对清水泉的喜爱之情来演唱歌词。
听一听,老师跟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出顿音记号的教学。请同学们带着顿音记号的要求演唱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了解歌曲表现的事情,启发学生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深意。
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
完整演唱歌词吧。
一边演唱歌词一边为歌曲伴奏。
引出二声部教学。
请同学们尝试二声部合作。
了解合唱的要求和训练方法,欣赏童声合唱《飞来的花瓣》 。
教学总结:对本次课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