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8-12 17: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西汉初年的分权与集权(1)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
同姓诸侯王。一、汉唐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刘邦的郡国并行制推行后,统治效果怎样?
(2)汉景帝平息叛乱
面对诸侯国的隐患,西汉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面对地方叛乱的威胁,惊恐万状的汉景帝怎样收拾残局?(3)汉武帝加强皇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取了怎样的措施?
“推恩令”----容许各诸侯国把自己 的封地分封给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子弟。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 盛唐时期,出现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它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有人谎报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柴宗训误以为真,便征求了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出发后前进中的后周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在离京城汴梁东北50多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将校们一个个神情严肃、紧张,街上岗哨林立,一队队士兵穿梭巡行,气氛显得非同寻常。 ???? 不久,有人在军队中很快就宣传开了:“主上年幼,未能亲政,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为国家打仗,他能知道吗?”“有道理,我们的点检为人仗义,英武盖世,不如先策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对,咱们一块找点检去!”顿时,群情激昂,有人带头呼喊着,叫嚷着,围住了点检赵匡胤的大帐。 ???? 当时,天刚蒙蒙亮,赵匡胤被呼喊声吵醒,他披衣走出大帐,见一群将校个个手执兵器,列队于厅前,他们齐声喊道:“诸将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开口,已被群兵簇拥到厅堂。这时,有人把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罩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众人口呼“万岁”,拜跪于地上。赵匡胤还想再推辞,参与其谋的赵普上前说道:“主帅素来爱兵如子,此次拥立如不应允,这些将校兵士将会落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主帅还是应允了吧!”“对!应允了吧!”全体将帅齐声呼喊着。见此情景,赵匡胤装得无可奈何地说:“你们立我为天子,必须听我的命令,否则我不应允!”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听你的!”“那好,现在我宣布两条纪律:第一返回京城,不得抢掠,扰乱百姓;第二,少帝和太后都是我所侍奉的,公卿大臣都是我的平辈,你们不能伤害他们,以往改朝换代,都要大杀大抢,你们不能这样,如有违反,格杀勿论!” ???? 当天下午,赵匡胤率领部队返回汴梁。京城中早有人接应,文武百官,列于殿前,欢迎新皇帝登基。因为赵匡胤所领的军队驻扎地为宋州,于是赵匡胤改国号为宋。至此,大宋王朝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赵匡胤即皇帝后,彻夜难眠,为什 么?
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兵”----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权”----州郡直属中央,设通判
“钱”----留少许,统归中央中


下皇帝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试加以评价。
积极方面:改变了分裂局面,
强化了中央集权
消极方面:“冗官”“冗兵”“冗
费”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辰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辰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对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此后曾多次发生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情的重现,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无实权。
批红明成祖时逐步形成内阁制度。明殿阁大学士票拟明成祖朱棣文渊阁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
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
的认可与否。 课堂设问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清朝前期的中央权力机构内 阁 六 部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 帝2、清朝的军机处原因:用兵西北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职责: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
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皇帝行使权
利的机要部门。
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右上图:军机处内景右图:军机处的位置 请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课堂设问 清承明制,设立内阁,但重要军国大事
开始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直到清雍正
年间设立军机处后,才逐渐形成专制皇权。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
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
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
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
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
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十国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