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8-12 17: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二课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通过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终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斩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钱穆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远交近攻陇西南海东海长城西南夷岭南步骤:
灭六国;
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修长城直道;
统一岭南,设置郡县,修灵渠;
开发“西南夷”,任命官吏,筑“五尺道”。意义:?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西汉贾谊《过秦论》 为什么是统一之功落到秦王嬴政手中?经:商鞅变法,国力强盛政:雄才大略,策略正确民: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文:法家思想二、秦朝官僚制度的建立2.皇帝制度的建立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地方官制:郡县制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议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争论: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
度的根本性变革。秦统
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扩展到40余郡。
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亭。1.地方建立郡县制材料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秦始皇为什么自称“皇帝”?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位世袭、终身:“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九卿2.中央官制的建立有何特色? 分权
位高权重
内外兼管
不得世袭皇帝三公九卿3.中央官制的建立第一,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中央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列卿)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汉承秦制一方面皇权至高无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另一方面中央官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那么皇帝与中央官员如何配合工作?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议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争论:朝议朝议建议决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1、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即君主个人专断。
2、中央集权指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大一统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汉承秦制)。④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有利于大型工程建设。
消极方面:①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容易形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矛盾。②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③阻碍资本主义因素成长三 挟书律 一曰忠心长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月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企至,必有大赏。
五失:夸以迣 ,贵以大,擅制割,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货贝(《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睡虎地秦墓木牍·家书》书影文化专制主义 材料一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 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二: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评价秦朝“挟书律”?
积极:秦灭六国后,思想尚未统一,不利于专制统治的思想、学派存在,为了从思想上控制整个社会,采取相当极端的措施是势所必然。
消极: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最终也未能挽救秦的统治。
知识导航前提:大统一局面的形成确立:中央地方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和家天下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权归皇帝废分封、置郡县巩固统一:修筑万里长城、修建驰道和直
道,统一货币、度量衡、文
字、整顿风俗、制定法律影响: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世袭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武帝巩固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张艺谋把秦始皇描述为千古一帝的英雄,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千秋功过,你我评说:“不恤民力、专权残暴”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有人质问:“夏商周因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亡? 关于秦朝的败亡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试结合材料分析秦朝速亡与郡县制关系。拓展性思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