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
(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能够熟练应用定义判断函数在某区间上的的单调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
(2)难点: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海宁潮,又名钱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奇观,当江潮从东面来时,似一条银线,周密在《观潮》中写道:“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潮起潮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如何用函数形式来表示,起和落?
2.教师和学生一起举出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
如何用学过的函数图象来描绘这些成语?
(二)温故知新
1.问题1:观察学生绘制的函数的图象(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指出图象的变化的趋势。
观察得到:随着x值的增大,函数图象有的呈上升趋势,有的呈下降趋势,有的在一个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在另一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2.问题2:对“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这句话初中是怎样描述的?
例如:初中研究时,我们知道,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回忆初中对函数单调性的解释:
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图象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这种性质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三)建构概念
问题3: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呢?
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
单调增函数的定义: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呢?
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给出。
如果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加的或是减少的,我们称这个函数为增函数或减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注意:理解概念中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区别“任意”、“无数”、“所有”之间的关系。
其中“任意”等价于“所有”,“任意”不等价于“无数”。
(四)理解概念
1.顾名思义,对“单调”两字加深理解
汉语大词典对“单调”的解释是: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2.呼应引入,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如:的单调增区间是;在上是减函数。
3.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如:函数在和上都是减函数,能否说在
定义域上是减函数?
引导学生讨论,从图象上观察或用特殊值代入验证否定结论(如取)。
概念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函数是对整个定义域而言。有的函数不是单调函数,但在某个区间上可以有单调性。
运用概念
【例题1】如下图是定义在闭区间上的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说出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个单调区间上,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例题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证明:设是区间内任意两个实数,且
又,
即
则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例题3】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通过图像观察可知,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通过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
通过三个例题,教师要向学生说明: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主要方法:
①观察法:画出函数图象来观察;
②定义法:严格按照定义进行验证;
③分解法:对函数进行恰当的变形,使之变成我们所熟悉的且已知其单调性的较简单函数的组合。
概括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取值→作差→定号→结论。
(1)设是区间上的任意两个数
(2)作差
(3)判断的符号
① 分解因式, 得出因式
② 配成非负实数和
(4)作结论
【练习】:作出函数、的图象,写出他们的单调区间。
(六)回顾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能利用(1)图象法;(2)定义法来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从中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五、教学反思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