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任务情境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学习目标
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工匠精神意义与价值。
分析新闻评论论证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新闻评论的写法, 发展逻辑思维。
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写作特点。
1
2
3
4
理清文章层次,梳理文章结构
第1课时
初读课文
要求:1.积累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3.感知内容,理解内涵
预习梳理
1.明确字音
挑剔(tī) 精湛(zhàn) 墓志铭 浮躁
造诣(yì) 锉(cuò) 废寝忘食 旨归
雍容(yōng) 臻于(zhēn) 雕虫小技
出类拔萃(cuì) 格物致知
预习梳理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方寸之间:一寸见方的意思,形容可操控的空间范围很小,有可借喻形容人的心地。
整体感知
【思考1】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第2到第4段),工匠精神的意义和内涵;
第三部分(第5段),倡导工匠精神,总结全文。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任务一 文本构建 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
通读全文,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答 1.开篇总括时代特点,用企业家的话引出工匠精神。
2.“匠”的含义以及工匠精神对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3.从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意义。。
4.从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
5.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的意义。回扣主题,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开篇从我们的时代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落笔,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
然后寻因溯果,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从个人、企业、国家等
层面,层层深入地阐明工匠精神的意义和深刻内涵;
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升华主旨。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1、请阅读课文,仿照例句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工匠精神
内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任务二 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⑦
1、请阅读课文,仿照例句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工匠精神
内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任务二 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⑦
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1、 以关键词的形式,写下心中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然后对照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增添或删改自己的关键词,结合具体文句,阐释理由。
【示例】
工匠精神内涵:发自肺腑、专心如一、废寝忘食、尽心竭力、臻于至善、超今冠古、出类拔萃、巧夺天工、冰心一片、物我两忘、脚踏实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等。
理由阐释:工匠精神不仅是传统手工业者应该具备的劳动品质,更代表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至高境界。
针对训练
任务二 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结合全文,思考工匠精神的提出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倡导工匠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才能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
(2)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能够气质雍容、活力涌流。企业才有发展前途。
(3)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需要。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具有有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国家的发展才能具有持续不竭动力。
(4)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高超的匠人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5)崇尚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3.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任务二 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
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
推崇...摒弃...疗治...探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怎样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我们不必人人都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都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
本文论述的是工匠精神,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拓展延伸
精益求精就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爱岗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敬业
求精
专注
创新
制 花
通 草 花
雪 雕
木 雕
玉 雕
竹 篾 匠
刺 绣
琉璃
竹编
剪纸
中国结
这些精美的作品的背后,是一种坚持不懈的韧劲,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一种深入骨血的精神。
工匠精神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要求:
1.结合文本分析论证特点
2.掌握新闻评论的知识点,学写新闻评论
李斌——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事迹展示:谈及塞罕坝,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李斌用“两个震撼”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震撼。一个是视觉上的,满眼的绿色海洋,绿水青山令人动容;一个是精神上的,采访犹如一次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让我从中感受到艰苦奋斗精神的伟大和绿色发展信念的坚定。
了解作者
左二为李斌
来源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 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
了解“工匠精神”
释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工匠精神”
写作背景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写作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标杆性人物、标杆性品牌和标杆性企业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国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质。由于中国的工业文明姗姗来迟,因而现今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精髓,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
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就无形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一批注重高品质、高性能而不吝高价格的中国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他们也会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提倡工匠精神应该也必将成为我们社会的自我追求。
新闻评论是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明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议论文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鲜明的思想性和广泛的公众性。
总之,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新闻评论的特点是思想性、时效性、政治性和公众性。
了解文体——新闻评论
【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了解文体——新闻评论
【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了解文体——新闻评论
【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提取中心观点。
第二步:分析论证,联系实际,围绕论点,多方(法)论证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本文是一篇新闻评论,但通读文章却并无枯燥说教之感,文章篇幅不长表达的观点却深刻,作者是怎样做到这样的,让我们一起探讨文章的论证特点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1)引用论证
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任务三 赏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在本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
总之,作者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分析,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引证法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类比论证
任务三 赏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3)假设论证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4)对比论证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语言特点
由“匠”字在《说文》里的意义引申出“匠”字的时代意义——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
匠字的传承,暗示工匠精神需要长久坚守
精炼而意蕴深厚
任务三 赏析文章的论证特点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从个人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到企业气质、活力,再到国家市场环境、人文素养,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工匠精神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
——
——
层层深入 ,逻辑清晰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语言特点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先描述匠人世界之狭小,然后揭示工匠精神的巨大意义: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通过对比突出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巨大价值。
—————————————————
小
———
大
———————————————————
对比强烈, 有说服力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语言特点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运用排比句,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读起来朗朗上口,强化了语言气势,令文章更有说服力。
句式整齐 ,情感强烈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语言特点
明确 ①在句式上整散结合,富有节奏美。
排比、对偶手法,起到增强气势、调节音律的作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有说服力。
②语言丰富生动,富有时代性。
如“高精尖、炫彩酷”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再如用“气质雍容、活力涌流”使企业拥有了人的特点,生动地写出了厚植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③运用大量成语,富有意蕴(言简意赅)美。
活泼又典雅的语言使文章摇曳多姿。
总结语言特色
小结: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特点
能力提升
任务:明确新闻评论的写法:叙议结合
会写简单的新闻评论
【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提取中心观点。
第二步:分析论证,联系实际,围绕论点,多方(法)论证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01
02
03
04
要读懂材料
要评得有理
要评在点上
要评得生动
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好的点评应该做到:
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新闻评论撰写方法
能力提升
练笔:就工匠精神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积累
大国工匠掠影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0 多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
高凤林,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
李万君,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你指尖的温度!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
李云鹤,用心做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