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地球的历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历史
课标要求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学习,了解认识地球历史的途径及地球的历史。
2、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3、通过对地球演化历程的学习,了解地球发展的历史。
新课导入
地球是一颗美丽的星球,奇妙地球,生机盎然,地球何时形成、如何演化?何时具备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了寻找答案,让我们开启一趟探寻地球的进化之旅。
地球演化过程视频
化石和
地质年代表
地层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是研究地球历史最主要的途径。
化石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生物活动遗迹,在沉积岩中保存下来的。
地质年代表
根据地层顺序、岩石年龄等,按照一定时间单位,进行系统编年的。
地层概况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其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层理构造;
②岩层上部新下部老;
③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地层中生物化石上部复杂高级,下部简单低级。
化石: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其中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程和古地理环境。
易误辨析:沉积地层中一定含有化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化石是生物遗体和遗迹沉积在地层中保存形成的。只有在沉积地层中才能找到化石,但是并非所有沉积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地层缺失:A、B 两地地层对比
A、B 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
A、B两地存在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因而判断有同一时代的地层。
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产生差异的原因:地壳运动过程中出现垂直运动以及外力作用。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时代单位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世(Epoch)
宇(Eon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的划分依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
地质年代简表
寒武奥陶志留纪;
泥盆石炭二叠纪;
三叠侏罗白垩纪;
古近新近第四纪。
记忆方法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球的
演化历程
演化历程
地球经历了46亿年的发展,自然要素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环境变迁
从古至今,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多次变迁,任何一次都有存在意义。
典型生物
每个时期有不同的动植物代表,有些生物或已退出历史舞台。
冥古宙
1
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
元古宙
3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太古宙
2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
特点:①大气成分开始改变(主要指氧含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
②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该时期主要形成金属矿。
③海洋、陆地初步形成
阅读窗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即前寒武纪),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距今5.52亿年-5.1亿年
寒武纪
距今5.1亿年-4.38亿年
奥陶纪
距今4.38亿年-4.1亿年
志留纪
距今4.1亿年-3.55亿年
泥盆纪
距今3.55亿年-2.9亿年
石炭纪
距今2.9亿年-2.52亿年
二叠纪
早期:海洋无脊椎生物空前繁盛。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早期:鱼类大量繁殖。
中期:鱼类逐渐进化成两栖类动物。
后期:出现拍醒动物和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繁盛,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
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
晚古生代末期,95%的物种灭绝。
联合古陆示意图
大约5亿3000万年前,寒武纪地层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突然出现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而在早期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没有找到其明显的祖先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拓展阅读: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中生代
距今2.52亿年-2.05亿年
三叠纪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
距今2.05亿年-1.35亿年
距今1.35亿年-6600万年
白垩纪 物种大灭绝
侏罗纪 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①“爬行动物的时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是主要的成煤期。
②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鸟类开始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③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恐龙消失,海洋一半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恐龙灭绝标志中生代结束。
侏罗纪景观复原图
新生代
距今6600万年至今
距今6600万年-2300万年
古近纪
距今2300万年-260万年
距今260万年至今
新近纪
第四纪 全球气候多次冷暖交替
①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形成了现代海陆格局和高低起伏的地势。
②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③第四纪人类出现,
④出现多次全球气候冷暖交替。
新生早晚三四纪,
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
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
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
海西加东到晋宁。
地质年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