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性质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和分布。
2、学会运用有关图示说明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规律。
3、结合案例分析,能根据有关图表分析海水盐度、温度的分布与特点。
新课导入
1963年4月,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遭遇了“海中断崖”,百余名官兵无一生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2
海水的盐度
3
海水的密度
1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
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
收入
太阳辐射
支出
海水蒸发
但是,不同海区、不同季节收支可能不平衡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
0
10
20
30
1
2
3
4
5
6
深度/km
温度/°C
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1000米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大)。
1000米深度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1
拓展:不同纬度海区水温的垂直变化图
在高纬度地区,海水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冷中间层,是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的。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2
表层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一海区,夏季普遍高于冬季,中纬度最明显。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洋流
暖流
寒流
高
低
低
高
夏季
冬季
季 节
纬 度
高纬
低纬
水 深
深层
表层
资料1: 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不耐低温,在水温10℃左右就会冻死。目前,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以池塘精养为主。
鳕鱼多是生活在海洋底层和深海中下层(15-250m)的冷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洋。中国产于黄海、图们江流域、黑龙江河口。
资料2:南非沙丁鱼洄游
每年5月到7月间,总数可以数十亿计南非拟沙丁鱼就从厄加勒斯浅滩出发,沿着南非东岸向北迁徙,目的地是德班附近的北部海域,路线长度超过1000公里。迁徙的沙丁鱼群通常有7公里长、1.5公里宽、30米深。在海底沙地上阴影的衬托下,鱼群从空中清晰可见,像一条条巨大的黑色带子一样伸展开来。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1海洋生物分布
深度差异: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纬度差异:纬度不同,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季节差异:海温变化导致某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2海洋运输
思考:
北极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有什么优势?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2海洋运输
思考:
北极东北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有什么优势?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航运距离,节省运输时间和能源消耗。限制因素:北极东北航道经过高纬度地区,水温低,结冰期时间长,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3沿岸气候
兰 州
同纬度地区,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地区。
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小于内陆地区。
活动:海水温度对游泳的影响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葫芦岛:7-9 厦门:5-11 西沙:全年皆宜
活动:海水温度对游泳的影响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则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既咸又苦。
盐度指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千分比表示)。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
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①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为什么?
②赤道附近海域温度最高,但盐度并不是最高的,为什么?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很低,为什么?
④近岸地区海水的盐度比较低,为什么?
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
赤道海域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
极地海域,海水温度低,盐度也较低;
近岸地区海域,有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温度
降水量
河流汇入
蒸发量
温度高
盐度高
降水量多盐度低
蒸发量大
盐度高
入海径流量大
盐度低
活动: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红海盐度高:
地处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没有较大河流汇入。
海域狭长闭塞,与外海低盐度海水交换少。
波罗的海盐度低:
纬度较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周围河流众多,淡水汇入量大
海域较闭塞,与外海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人类对海水的利用——01海水晒盐
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
长芦盐场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海滩宽广平坦,雨日较少,日照充足,适合晒盐、制盐。
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人类对海水的利用——02海水养殖
盐度的变化,对渔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人类对海水的利用——03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短缺
海水的密度
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
影响因素
温
度
盐
度
深
度
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深度增加,压力变大,
密度变大。
死海的传说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的故事说明水的密度还受到盐度的影响,盐度越大,海水的密度就越大。
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
表层海水密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增大
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2
压力作用下,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中低纬地区:
0至1000米,随深度增大迅速增大;
1000米以下,则变化很小。
高纬度地区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海中断崖
有时候,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可导致潜艇因海水浮力突然变小,而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会被巨大的海水压力破坏,造成艇毁人亡。
高密度
低密度
高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