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课件+配套教案+配套同步练习+配套素材(名校系列精品·整册成套)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心亭看雪》精品教学课件+配套教案+配套同步练习+配套素材(名校系列精品·整册成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0:19:3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乐山市实验中学 leshanchy
名校系列精品 整册成套 欢迎使用
湖心亭看雪
dài
湖心亭看雪
张岱
乐山市实验中学 leshanchy
湖心亭
湖心亭,位于抗州西湖中央,是西湖的三岛之一(另两个是三潭印月和阮公墩)。岛上有亭亦名湖心亭。可谓岛以亭名,亭以岛名。
湖心亭四周绿水环抱,是观赏西湖山色最佳处。在此极目四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不论是月白风清之时,还是山色空濛之际,都 给人以美感。
历来文人墨客游赏湖心亭之后,留下许多珍贵诗文。其中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最为著名。
1.《陶庵梦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在明朝灭亡之后,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2.作者客居杭州,远离家乡。
3.“明亡后不仕”——明亡后不做官,不忘故国,淡泊名利。
同学们要注意的四个地方:
4.作者写了哪些著名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即选自《陶庵梦忆》。
听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检查预习:
拥毳( )
雾凇( )
沆砀( )( )
铺毡( )
更( )定
.
cuì
sōng
gēng
zhān
hàng
dàng
崇祯( )
喃喃( )
更( )有此人
强( )饮
chóng zhēn
nán
gèng
qiǎng
积累字词
一字多义:
① 余拿(撑,划)一小舟:数量词
上下一白:全。
② 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 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词类活用:
客此: 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崇 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chóng zhēn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课文
.
.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没有了。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这一天,晚上八点了,我划一条小船, 抱着细毛皮衣和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湖上映出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来到湖心亭,看见还有两个人铺着毡子,面对面坐着,一个小书童在温酒 ,酒烧开了。(他们)见到我,喜出望外,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 拽着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下三大杯就告辞。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住这里。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船时,船夫嘟嘟哝哝地说:“别说相公痴,还有比我们这位相公更痴的人呢。”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一个字概括呢?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① 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② “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品读欣赏
③“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听觉; “俱绝”写出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
追问:
①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②他为什么不拉舟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
③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 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 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
品读欣赏
1、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品读欣赏:寻找“痴似相公者”
①文中有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
②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
①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不是杭州人 。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② “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 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
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品读欣赏:寻找“痴似相公者”
② 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小结: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品读欣赏:寻找“痴似相公者”
◎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 ,反映出作者什么“情怀”?
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品读欣赏:寻找“痴似相公者”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品读欣赏:品美景
① 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
② 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
③ 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④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品读欣赏:品美景
① 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
② 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
③ 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④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值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品读欣赏:品美景
③ 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教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品读欣赏:品美景
④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品读欣赏:品美景
◎ 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
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②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⑤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品读欣赏:品美景
◎ 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
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品读欣赏:品美景
◎ 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
④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比较阅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9.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 班 姓名:
[ 学习目标 ]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赏析文中写景的句子,理解白描手法的运用。
4.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自主预读 ]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更( )定 ②拥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衣 ③崇祯( ) ④雾凇( )
⑤沆砀( )( ) ⑥与余舟一芥( ) ⑦铺毡( )对坐 ⑧强( )饮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3.填空。
①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21*cnjy*com
②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4.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21*cnjy*com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照课文注释,同学间相互帮助,用现代文翻译全文,有难点的地方做好记号。
[ 文本研讨 ]
活动一 读文,找“痴行”,初悟痴心。
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思考:
6.“痴”是什么意思?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回答。
7.张岱奇寒雪夜独自去看雪,这样的行为表明他什么性格?
8.你认为文中“独往”与“舟中人两三粒”矛盾与否?
活动二 读文,品“痴景”,再悟痴心。
要求:读课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读出气势和感情。21*cnjy*com
思考:
9.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10.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及其作用。
活动三 读文,议“奇遇”,三悟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心。
要求: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感情和语气。
思考:21*cnjy*com
11.小组讨论问题:文章写自己在湖心亭奇遇“金陵客”有何作用?
12.请你根据对张岱的了解,用“好个____________的张岱”的句式来评点张岱。
活动四 比较阅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3.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14.我的疑难
[ 书声琅琅 ]
◎美文赏读
15.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并适当做些圈点批注。
春游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划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①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1*cnjy*com
突兀( ) 如颊( ) 目酣神醉( ) 丁酉( )
②.哪些语句写出了西湖全景?
③.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初时的心情?
◎中考佳作
留在心底的风景
生活中,构成属于我的角落里永远的风景是清茶,音乐,手机,电脑,柔暖的灯光,一幅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油画,还有自己。在许多个晚饭后,就会走入这个小世界,或看书,或冥想,或听音乐、或敲打些琐碎的文字,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够闻到的味道包围在左右,日子平淡而静谧。21*cnjy*com
其实,风景不光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如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新疆的天池,海南的鹿回头……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耸立的奇峰怪石及碧水深潭本是鬼斧神工,但那些个寓意深刻、美妙动人的神奇传说则是人类思想精神诠释的最佳展现。假若没有神奇的传说,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对生活一定是冷漠木然的。
风景会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会经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且有内涵。而在岁月的长河里,即使走在最落魄的旅途中或在最偏僻贫困的地方,也会有一两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且聊以自慰的。
记得当年下乡的岁月里,生活清苦,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日子过得很沉闷。但住所外有一排白杨树,长势茂盛,笔直的刺入云端。在寂寞的日子里,注目那树,其感觉不亚于见到黄山奇松,潇湘修竹。春天品赏树上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夏季,有时站在树荫下,目光顺着树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如果专注于大树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转而会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呢?继而自慰:此处风景都市没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倏见晴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
当年,每遇我心思宁凝伫立树下时,老柳就会走过来粲然一笑对我说:“生活不习惯呀!”我则不敢承认。他是济南知青,在乡里娶了妻子,生了儿子,是当时那地方寥寥几个扎根的知青之一。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心底的爱、乐、忧、恼皆倾注有处,日子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看到他这样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就想:此心安处,便是我乡了。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老年患了脑萎缩,五六年不能自己行走,每天有我的母亲陪伴身边,父亲的说话能力有所下降,母亲就天天找话给他说,母亲辛苦万分,但在他的眼里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父亲呢?不也是由母亲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相伴着而度日么?21*cnjy*com
风景是美的,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风景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人若能对所面临的一切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也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了。
◎名句诵读·雪景篇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⑤“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方法归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cnjy*com
查一查:什么是白描手法?
[ 反思评价 ]
12.略
13.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14.略
15.①wù jiá hān yǒu 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③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查一查: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乐山市实验中学 leshanchy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21cnjy
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描写手法——白描。
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21cnjy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法、拓展延伸。21cnjy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春意盎然;假如作者心中有一份柔情,那么他笔下的景物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作者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景物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板书:《湖心亭看雪》)21*cnjy*com
二、文学常识。
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抗州西湖中央,是西湖的三岛之一(另两个是三潭印月和阮公墩)。岛上有亭亦名湖心亭。可谓岛以亭名,亭以岛名。
湖心亭四周绿水环抱,是观赏西湖山色最佳处。在此极目四眺,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不论是月白风清之时,还是山色空濛之际,都 给人以美感。
历来文人墨客游赏湖心亭之后,留下许多珍贵诗文。其中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最为著名。
张岱: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①《陶庵梦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在明朝灭亡之后,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②作者客居杭州,远离家乡。(说明: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哪里?——杭州(也即今天的浙江杭州)。这说明作者客居杭州,远离家乡。)
③“明亡后不仕”——明亡后不做官,不忘故国,淡泊名利。(说明:明亡后不做官,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④作者作了哪些著名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21*cnjy*com
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代表作有《陶庵 ( http: / / www.21cnjy.com / )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看雪》即选自《陶庵梦忆》。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
崇祯(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2、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 一字多义:
① 余拿(撑,划)一小舟:数量词 上下一白:全。
② 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 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 客此: 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3、齐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
① 文章中有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21*cnjy*com
②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
(“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 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
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② 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教师小结: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反映出作者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4、品美景21*cnjy*com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值得)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教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 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21*cnjy*com
(4)“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5)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6)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21*cnjy*com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1*cnjy*com
③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⑤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五、比较阅读: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 )独感。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3、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