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议论文复习
——论据
议论文阅读: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
3、议论文的语言
常见的论据类题型
1、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理解论据的作用。
3、概括事实论据。
4、补写(或选择)论据。
问题:
★ 1、如何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论据有什么作用?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方法指导1:
事实论据: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都叫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都叫道理论据。
论据的类型:
实战演练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上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事实论据:
①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
出了名著《史记》。
②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
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道理论据: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贝佛里奇)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巴尔扎克)
注意
事实论据的概括同记叙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样,即: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问题:
1、如何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2、论据有什么作用?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弱者而言,遭遇不幸就如同面对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对于强者来说,遭遇不幸仿佛遇到更强大的挑战,从而激发出更强大的潜能。因为在强者心目中,“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竟遭遇了耳聋的不幸,而他却奏响了辉煌无比的生命的乐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不幸与顽强使一代又一代的人真正懂得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匈牙利数学家亚诺什一生中可以说是屡遭巨大的不幸,而“非欧几何学“却正是在不幸中诞生。
面对不幸的微笑,是生命潜流中绽放的朵朵浪花,它托起驶向希望彼岸的生命之舟。真正的强者,就是要笑对不幸。
1、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2、举贝多芬等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真正的强者,就是要笑对不幸。
有力的论证了真正的强者总是笑对不幸的。
方法指导2:
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作用
1)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引出论点(论题)。
答题格式:用什么论据,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效果
问题:
1、如何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论据有什么作用?
★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方法指导3:
根据论点补论据:
1、首先我们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理解论点的意思,并清楚作者在文中都列举了哪些论据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2、然后再从我们的积累中选取一个与本文论点相吻合的论据。
3、最后概括好“人”和“事”,清晰地表达出来。
实战演练: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短文的论点补充短文以外的论据:
“人惟患无志”,人若无志,人生就失去方向,失去前行的动力。只能在浑浑噩噩中打发日子,这当然是很悲的。惟有及早立下高远之志,并且坚定不移地为之不懈奋斗,人生才有意义,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有志者事竟成”,过去和现在的无数成功者,验证了这条真理。
事实论据: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什么?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地回答。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
道理论据:有志能搬山,无志草压头。
事实论据: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这样说, 也是这样做的。最终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
注意:
事实论据的运用要简明扼要。
选择正确的答案:
下文中的甲处应用例 、乙处应用例 、丙处应用例 ,方能使论证合理有力。
实现理想,就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自古雄才多磨难”。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的人,大都经历和战胜过许多困难和逆境、挫折和失败。他们或重病缠身,或家境贫寒,或备受压抑,残酷迫害,等等。例 如甲;乙;丙。
A、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话,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毁身败誉,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以历史上的圣贤为榜样,发愤著述,完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了我国第一部“通古今之变”的通史。
B、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是他在病交加的状况下写成的。
C、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多岁做工,只念过三年书,二十三岁全身瘫痪,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
D、我国南北朝时代的大科学家祖冲之,正是由于从青少年时代就下苦功钻研自然科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够在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制造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
B
C
A
注意:
事实论据的运用要简明扼要。
论据和论点要统一,论据要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
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事实论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消灭吴国。
道理论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巩固训练:读《说勤》,完成练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段首引用韩愈的话有什么作用?
3、请概括第4段中两个事实论据。(每句不得超过25个字)
4、请你再为第3段列举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引出论点,并用名人的话,来证明论点。
⊙德摩斯梯尼气不馁,心不灰,坚持练习演说,成为著名演说家.
⊙陈正之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知识与日俱增,成为博学之士.
李时珍在资料很少的情况下,自己亲身去采药,尝药,不畏艰险,勤奋刻苦,终于写成我国著名的医术《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