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极富诗意,这篇文章语言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如雷,句式张扬恣肆,想象奇丽壮美,节奏热烈急促,感情激越豪迈。在广褒雄浑的黄土高原上,这场豪放热烈的安塞腰鼓,仿佛高歌的黄河一路挟风裹雷,生命的激流汹涌澎湃,多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啊!
基于这个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民族艺术的魅力;通过品味铿锵的语言感悟蓬勃的生命力与激情;通过课堂小练习理解并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并为今后的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一课,不但展现了黄土地上这一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更是黄土地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因此,本课呈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民族音乐,更是一份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盛宴。
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材的分析,以及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解读,我设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塞腰鼓及作者,积累词语,了解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进行简单再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表现出来的力量之美,阳刚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广博,富涵着火热的生命与激情,迸发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冲破贫穷的力量,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内心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对学生精神是一种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把这堂课的重点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品味铿锵的语言,感受磅礴的气势,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与表达的情感。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内容与形式极其统一,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气势磅礴,阳刚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仿写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一定能使学生在写作的能力上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所以我把这堂课的难点确定为:了解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进行简单再创作。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魅力,我首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预备铃响,我就播放许嵩的《有何不可》,问询他们是否对流行音乐感兴趣。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对民族音乐是否关注呢?”学生的反应并不热烈。此时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问道“哪一种音乐更能引起你内心的震撼?”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满感情和力量的朗读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通过认真的有感情的朗读能体会出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欣赏完安塞腰鼓表演,听了课文的范读录音之后,让学生借鉴范读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读。学生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可自读,可读给别人听,可与同学共同揣摩朗读,可默读等不一而足,让学生自发的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悟出文章蕴含的情感与主题。教师此时也不妨加入其中,给学生示范朗读的方法。
读完课文,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欣赏的句子或段落,提问,“为什么喜欢这句(段)?试着仿写好不好?有兴趣或同感的同学也请参与其中吧!同学之间比一比,也和作者比一比,谁写的句子(段落)美。”此时,可对修辞做一点点拨。
这一环节能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我的学生来自偏远的郊区,学习的能力较差,学习的习惯和品质和市里的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并且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周围充斥着或缠绵或嘈杂的流行音乐,对于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安塞腰鼓这样的民族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上,我注重对多媒体的利用,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的气势。同时,要通过指导朗读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帮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法指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结合学生对学习兴致不高的现实,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心选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投入感情和精力去朗读、去探究。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几种学习方法:
朗读法: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练习法:体会课文中的佳句,并试着仿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创设教学情境 《有何不可》引出流行音乐,由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引入主题。 出示多媒休课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 欣赏音乐感情音乐
感悟探究 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谈出个人感受或精彩段落)对课文的理性认识。(续写、仿写、畅想等。)(此处设计若干问题) 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调整教学环节,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及时上升到理性认识。(评论以鼓励为主) 酝酿感情、跟读齐读,大胆读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以个人的体验来感受文章的内涵与精彩(谈感受、续写)
总结 跟随视频大声跟读并欣赏安塞腰鼓。 引导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感受民族音乐魅力感悟民族艺术精华
布置作业 设想,30年后的黄土地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写到作文本上,不少于300字。 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发挥想象,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五、说教学手段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教学的多效性和趣味性,也达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出直观形象性、突出课文的主题与情感,以期达到成为简洁的教案的目的。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力量
激情
生命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