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暑假自学练习2022_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2.(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改变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不变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依然不断运动 D.可利用该技术解决冰川融化问题
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C.春天公园里柳絮纷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石灰石能被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5.(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分子大小 ②<①
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7.(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干净的果汁 D.矿泉水
8.(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
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常用的絮凝剂是
A.氯气 B.明矾 C.漂白粉 D.活性炭
10.(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以下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B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A.A B.B C.C D.D
11.(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12.(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海水淡化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海水中体积较大的盐的离子和其他分子不能通过)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B.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C.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D.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
1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硬水中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有益人体健康
D.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1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5.(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将分子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
①分子很小
②分子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④分子间有间隔,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说明______。
(2)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__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_。
(4)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______。
1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填空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_出来。
(2)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
17.(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小冰想去书店看书,顺便交水费。出门戴口罩还是必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是由专业两层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______(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18.(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净水机现在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庭,提高了饮用水的的质量。某品牌家庭净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净水过程中,炭罐的作用是______,紫外灯管的作用是______。
(2)可直接饮用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9.(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小菲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病毒,其操作名称是______。
20.(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硬水和软水
(1)定义______。
(2)检验:把______倒入水中搅拌,水中起______较少的是硬水,反之______的是软水。
(3)硬水的危害______。
(4)软化方法:工业加入碳酸盐,生活上______,其他如离子交换法。
(5)注意: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______能降低水的硬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A选项正确;
B.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未经过滤流下。故B选项正确;
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防滤纸损坏。故C选项不正确;
D.为了防止液体流下时冲破滤纸,或玻璃棒戳破滤纸,玻璃棒末端应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2.C
【解析】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依然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D、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热冰”,南极和北极温度极低,不符合“热冰”形成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符合题意;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跑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不符合题意;
C、春天公园里柳絮纷飞,是物质的宏观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符合题意;
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B、石灰石被研磨成粉末,只是宏观上的改变,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A、①是气体状态,③是冰的状态,由于水蒸气变为冰时体积变小,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不符合题意;
C、状态③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附近不断震动,不符合题意;
D、在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清新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氮气、二氧化碳都是只含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都含有水和其它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A、洁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C、干净的果汁由水、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由水、多种矿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沉淀是使悬浮物沉降到水底,并没有把水有的杂质与水彻底分离开;过滤只除去水中的不溶物;吸附只能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这三种方法得到的水都是混合物,即使经过沉淀、过滤、吸附三种操作后的水,也是混合物,水中还溶解着可溶性杂质,蒸馏后得到 的蒸馏水为纯水,所以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选A。
9.B
【解析】
A、氯气和水反应会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不是絮凝剂,故选项错误;
B、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了铝离子,铝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与带负电的泥沙胶粒相遇,彼此电荷被中和,失去了电荷的胶粒,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最后沉入水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故选项正确;
C、漂白粉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但水分子体积不变,选项解释不正确;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稻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稻花香,选项解释正确;
C、1滴水体积很小,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选项解释正确;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1.D
【解析】
A、取水时,只是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过滤将难溶性固体杂质与水进行了分离,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吸附时只是水中的色素与异味被活性炭吸附,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消毒时,消毒剂与有害细菌中的物质反应生成新物质,从而杀死有害细菌,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A.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此选项正确;
B. 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可通过,其它物质不能通过,所以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此选项正确;
C. 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此选项正确;
D. 该膜分离法的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
A、明矾可以净化水,但是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沉降、过滤、吸附是物理变化,消毒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硬水中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不利于人体吸收,长期饮用有害人体健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
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后液体发现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1)②
(2)③
(3)①
(4)④
【解析】
(1)
分子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湿手放到火炉上,温度较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手干的快。故填②。
(2)
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体积变大。故填③。
(3)
糖水可以通过滤纸,是因为分子很小,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比滤纸的孔洞小。故填①。
(4)
分子间有间隔,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压强越大,间隔越小。故填④。
16.(1) 吸附 沉淀
(2)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 蒸馏 蒸馏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解析】
(1)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吸附在其表面,使其质量增大,逐渐的沉淀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馏得到的水不含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运用上述四项操作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17.过滤
【解析】
滤纸在实验室中用于过滤操作,起到过滤作用。所以口罩能像滤纸一样起到过滤作用。
18.(1) 吸附异味和异色 消毒杀菌
(2)混合物
【解析】
(1)
炭罐中是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作用是去除异味和异色。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质,杀灭细菌病毒,所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
可直接饮用水中除水外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19.(1) 明矾 过滤 ac
(2)消毒
【解析】
(1)
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滤液浑浊,故选:ac;
(2)
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和细菌病毒,其操作名称是消毒。
20.(1)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 肥皂水 泡沫 泡沫多
(3)①洗衣服时,不但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长时间使用硬水洗衣会使衣服变硬。②锅炉用硬水形成锅垢,浪费燃料,使锅炉局部过热,引起变形,甚至引起爆炸
(4)煮沸
(5)蒸馏
【解析】
(1)
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故填: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
硬水加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故填: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水中起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反之泡沫多的是软水,故填:肥皂水;泡沫;泡沫多。
(3)
硬水①洗衣服时,不但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长时间使用硬水洗衣会使衣服变硬。②锅炉用硬水形成锅垢,浪费燃料,使锅炉局部过热,引起变形,甚至引起爆炸,故填:①洗衣服时,不但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长时间使用硬水洗衣会使衣服变硬。②锅炉用硬水形成锅垢,浪费燃料,使锅炉局部过热,引起变形,甚至引起爆炸。
(4)
生活上通过煮沸,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5)
蒸馏能去除可溶性杂质,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属于软水,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蒸馏。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