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7-23 22: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对比,能初步分辨出声音的强弱、音色、节奏、高低。
2.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能够背唱歌曲。
3.掌握用声势与歌唱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并应用到歌曲《大鼓和小鼓》的演唱活动中。
【重点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大鼓和小鼓”。
2.歌曲中音程的跳进较多,如“1~5.”“1~5”“5.~1”的准确演唱。
【突破策略】
借助跺脚和拍手等声势动作表现力度的变化,增加演唱时的情趣。
2.采用柯尔文手势等方法把握音准,辅助歌曲的学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大鼓、小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音乐课堂常规要求,做好上课准备。
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猜谜语一只大桶圆又圆,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指生答。
2.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他们来和大家一块玩呢。一个叫大鼓,也叫大军鼓: 嗨,×× | ×× | 你好,你好!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 × | ×× ×‖ 你们好,小朋友!
(2)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音色的对比)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
(4)哪一种声音强,哪一种声音弱?(力度的对比:强弱)
3.教师评价及总结,大鼓声音低沉力度强,小鼓声音清脆,力度弱。
4.学生节奏模仿。X XX X | X X | X XX X | X X X ‖我是 大鼓 咚 咚, 我是 小鼓 嗵 嗵 嗵教师语: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鼓的歌曲——《大鼓和小鼓》。
三、新课教学
1.聆听范唱
(1)初听,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听前提问: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指生答。听后提问:用身体做什么动作,可以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呢?学生回答可以用跺脚和拍手模仿。
(2)复听。教师带领学生随歌曲在“咚咚”“嗵嗵嗵”处跺脚、拍手。教师播放音乐,个别学生带领其他人做动作。教师评价后,再次个别或集体听音乐做动作。
2.学习歌词
(1)教师分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评价及总结后集体跟琴按节奏读歌词。
3.学唱歌曲(1)分句学唱歌曲。(2)歌曲中的“1~5.”“1~5”“5.~1”大跳音程,可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演唱姿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随时提示学生声音的要求:自然、轻声,声音美一些。
(3)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
(4)同桌合作演唱。唱得好奖给同桌一个大拇哥,唱的不好的地方帮助他纠正
(5)指同桌齐唱展示。
四、表现歌曲
(1)同学们,你能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吗?请跟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按节拍做动作。(2)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跟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列队行进。
(3)为歌曲设计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音乐形象。
(4)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
五、律动、创编
师:声音有强弱,生活中还有哪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呢?指生回答。(大雨和小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歌词的创编。如发现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可启发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改编歌词。
(例:公鸡唱歌喔喔 ,小鸡唱歌叽叽叽;老虎唱歌啊呜啊呜,小猫唱歌喵喵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词后,小组集体展示。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表示力度的记号:强(f)和弱(p)。学会了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不知不觉又到了跟同学们说再见的时候了,请同学们随着歌曲伴奏,模仿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动作,边唱歌曲边列队行进,走出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