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1课时长度及长度的基本测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课练:2.1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1课时长度及长度的基本测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3 23: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第1课时 长度及长度的基本测量]
一、选择题
1.[2020·仙桃] 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 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 cm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 dm
D.课桌的高度为1.2 m
2.[2020·常州] “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宣传画,图中行“夸赞礼”的两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
A.0.5 m  B.1.5 m  C.3 m  D.4.5 m
3.小明发现周围同学在测长度时,有如图所示几种测量及读数方式。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4.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
A.3.2 cm B.3.30 cm
C.3.3 cm D.3.5 cm
5.小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图下:7.34 cm、7.36 cm、7.35 cm、7.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
A.7.34 cm B.7.35 cm
C.7.36 cm D.7.45 cm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二、填空题
7.给下列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86    。
(2)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长度约为6300    。
(3)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    。
(4)窗户玻璃的厚度为2.5    。
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 km=    m=    cm。
(2)3 dm=    μm=    nm。
(3)2×10-10 m=    mm=    nm。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分析铜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1.C  4枚一角硬币叠放的高度约为10 mm,则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在2.5 mm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比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还要小一些,故A不符合实际。
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 cm,故B不符合实际。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在18 cm=1.8 dm左右,故C符合实际。
课桌的高度在80 cm=0.8 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2.B  人的一只胳膊伸直了约0.5 m,由图可知,两人的脸相隔约3×0.5 m=1.5 m。
3.C 
4.B 
5.B  从题干中提供的数据可知,7.75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准确值与其他数据不同,所以7.75 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该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7.35 cm。
6.B
7.(1)m (2) km (3)cm (4)mm
8.(1)2500 2.5×105 (2)3×105 3×108
(3)2×10-7 2×10-1
9.①刻度尺没有放正 
②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③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10.指针位置的变化(或指针偏转角度)